首页> 中文学位 >雷莫拉宁的研究开发
【6h】

雷莫拉宁的研究开发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雷莫拉宁的概述

1.2雷莫拉宁的作用机制和体外实验、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

1.3雷莫拉宁的结构特征与生物合成

1.4立项依据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雷莫拉宁产生菌SIPI-A.2001菌种选育

2.1材料与仪器

2.2实验方法

2.3实验结果与讨论

2.4本章小结

第三章 雷莫拉宁高产菌株SIPI-A.2003发酵工艺的优化

3.1材料与仪器

3.2实验方法

3.3实验结果与讨论

3.4小结

第四章 雷莫拉宁分离纯化工艺

4.1材料与仪器

4.2实验方法

4.3实验结果与讨论

4.4本章小结

第五章 雷莫拉宁生物合成中环化酶基因的克隆以及产生菌遗传转移系统的构建

5.1仪器与材料

5.2实验方法

5.3实验结果与讨论

5.4小结

全文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代表性学术论文(专利)目录

展开▼

摘要

近年来,世界各国科研人员在抗耐药菌新药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有一批颇具前景的抗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ce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和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Vancomycin resistant Enterococcus,VRE)的化合物正在临床研究中,雷莫拉宁(ramoplanin)就是其中一种。 本论文主要研究雷莫拉宁产生菌游动放线菌SIPI—A.2001的菌种选育,斜面培养基、种子培养基及发酵培养基的优化,摇瓶发酵与玻璃罐发酵培养条件的研究及其控制。经单因素实验对发酵培养基的组成进行了优化,确定较适的碳源为花生油和葡萄糖,较适的氮源为黄豆饼粉。研究了摇瓶接种量及氨基酸前体添加对雷莫拉宁产量的影响。实验确定:750ml摇瓶装量为100ml;发酵培养基初始pH为7.0;发酵温度为25℃;接种量为10%时,雷莫拉宁的发酵水平最高。另外通过添加前体L—Leu,雷莫拉宁的产量较原有水平提高到150%。 研究了从发酵液中分离纯化雷莫拉宁的工艺路线:发酵液经预处理,大孔非极性吸附树脂除杂质,氧化铝去除色素,最后精制为白色粉末雷莫拉宁。通过对所得到的三个单组分进行HPLC、紫外(UV)、红外(IR)、质谱(MS)检测分析,最终确认分离得到的三个组分的结构分别与文献报道的RamoplaninA1,A2,A3相一致。 克隆了雷莫拉宁生物合成过程中的环化酶(orf15)基因,测序,通过接合转移的方法建立了雷莫拉宁产生菌的遗传转移系统,为生物组合化学工作打下了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