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世界视野
【6h】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世界视野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第一章 从世界视野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程

1.1马克思主义哲学传入中国的历史背景

1.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提出和内涵

1.3中国近代马克思主义者及毛泽东思想的世界视野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世界视野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理论中的世界视野

2.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特质

2.2世界性和民族性——普遍和特殊的辩证关系

2.3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性要求

2.4认定中国国情、把握时代脉搏的需要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实践中的世界视野

3.1实践哲学的世界视野

3.2实践活动的全球性

3.3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3.4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要求

第四章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意义

4.1全球化背景下实践活动的理论概括和总结

4.2对人类文明最新成果的吸收和发展

4.3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

致 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是以解决中国社会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目标的。这决定了它必然要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从而开创了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伟大历史进程,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重大理论成果,其中,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架构也得以形成。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现代科学技术和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已经把“世界性”和“全球化”的命题推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面前,世界视野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的“元方法”。
   笔者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世界视野”这一命题,就是想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中的世界视野予以梳理和澄明,寻求其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上何以可能、如何可能,试图把这一理论研究向纵深推进,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世界意义。
   本文的第一章,首先定位于当时中国社会的国内外历史背景,梳理了早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选择、宣传、运用上所具有的世界视野。接着,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这一命题出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积极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具有的世界视野加以辨析。
   在第二、三两章中,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世界视野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何以可能、如何可能及其必要性进行了论证。从理论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特质、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性要求、认识中国国情把握时代脉搏等四个方面进行了阐释;继而从实践哲学的世界视野、实践活动的全球性、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等四个方面切入,阐述了世界视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本文的第四章则论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具有的世界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全球化背景下实践活动的理论总结,二是体现了人类文明的最新发展,三是标志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总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赋予自身更多的世界意义,才能得以继续生长和发展,也才能更好的体现自身的价值和时代精神。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