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陕西省优秀运动员杨佩跳马项目训练特征及动作技术诊断
【6h】

陕西省优秀运动员杨佩跳马项目训练特征及动作技术诊断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我国女子跳马项目技术发展现状

1.3 我国女子跳马项目研究发展现状

1.4 我国女子跳马训练特征

1.5 研究意义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杨佩跳马项目训练特征分析

3.2 杨佩与国内其他优秀跳马运动员训练方法对比研究

3.3 杨佩动作技术诊断

3.4 杨佩整体训练的相关对策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承 诺 书

展开▼

摘要

随着现代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竞技体操比赛的竞争力越来越激烈,各个项目对于运动员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不仅仅是要求过硬的竞技技术,还需要稳定的心理素质和合理的比赛战术,同时对于教练员训练方法和自身能力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陕西省全运会冠军杨佩技术动作及其主要训练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就杨佩的一个高难度动作进行现场拍摄,通过APAS System软件对难度高的动作进行运动学解析,对跳马全过程中除助跑外的五个阶段进行量化分析,得出具体数据,支撑本论文的相关观点,主要是找出杨佩跳马动作中的错误技术,并且结合当时训练计划内容就训练进行讨论,为后面的继续训练提出宝贵意见。
  研究结果表明杨佩跳马项目训练特征有以下几点:
  (1)杨佩体能训练特征:现阶段主要是通过女子体操其他三项进行训练身体形态。教练员注重全面的身体力量训练,并结合跳马专项特点着重加强爆发力的训练,同时加强小肌肉群力量等运动素质的训练。
  (2)杨佩技术训练特征:训练高难动作时主要通过技术动作的多反复和分阶段完成,循序渐进。
  (3)杨佩战术训练特征:增加高难度动作的储备量,平时灌输基本战术内容,结合杨佩良好稳定的心理素质,在测试中模拟战术演练不断提高杨佩的战术意识。
  (4)杨佩心理训练特征:主要是激发杨佩的爱国热情,为祖国人民负责,激励杨佩坚持积极刻苦,顽强拼搏,为祖国争光,克服一切压力。
  (5)杨佩智能训练特征:首先加强杨佩的观察力、记忆力等基础性的一般智能,结合相关体育知识的学习的运用,不断上升为运动智能。
  (6)杨佩年度周期训练特征:以年度周期中的训练计划和训练内容为基准,以训练量和训练强度为依据,按部就班的进行年度训练。
  杨佩动作前手翻接直体前空翻转体540°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助跑速度较慢,与国内外跳马先进水平有一定的差距,同时助跑最后一步没有完全蹬伸,蹬离地面高度较低,并且最后一步离踏板太近,上板很仓促,不利于上板后踏跳。
  (2)踏跳过程中入撑角和蹬离角变化角度不大,双腿蹬离不充分,速度不够快,作用时间较长。
  (3)蹬离踏板后逐渐髋关节出现抠髋提臀,同时双腿摆越速度较慢,双手没有积极上马。
  (4)上马瞬间双手之间距离远大于两肩距离,不利于顶肩推手产生较大的反作用力,并且没有迅速出现“手倒立”,双腿摆越速度较慢,推手过程中肩关节角度变化不大,推手较为仓促。
  杨佩整体训练的相关对策有以下几点:
  (1)在进行速度素质训练时可有针对性的多进行30m加速跑,注意步频和步长之间的变化和调整。注意结合助跑,增大助跑最后一步与踏板之间的距离,提高蹬离地面的高度。
  (2)注意强调双脚和膝关节的蹬伸程度要大,尽量达到最大程度,快速有效的完成踏跳过程,保证足够的向上的势能。
  (3)多加强跳倒立练习,在注意加快双腿的摆越速度。同时可以多训练一些前手翻或是前手翻加空翻的动作组合,重点加强前手翻过程中的顶肩推手的速度。
  (4)应该加大高速摄像机的应用频率,增加生理生化指标检测的频率,根据杨佩生理生化数据帮助教练员适当调整训练计划。
  (5)随着杨佩年龄的不断增加,教练员在平时训练中应该多加鼓励,调整杨佩的心理,摆正位置。提高杨佩专业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不断提升竞技水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