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奥运会前不同训练阶段微循环指标变化特点与机能状态的关系
【6h】

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奥运会前不同训练阶段微循环指标变化特点与机能状态的关系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前言

1.1文献综述

2.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3实验结果

3.1不同训练阶段运动员机能状态指标的变化

3.2不同训练阶段微循环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

3.3重点课次对微循环系统的影响

4分析与讨论

4.1不同训练阶段机能指标的变化

4.2 不同训练阶段微循环指标的变化

4.3 重点课训练后微循环指标的个体变化特征

4.4 微循环相关指标的变化特点与机能指标变化的关系

5 结论

6 总结与展望

7 致谢

参考文献

9 附录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承 诺 书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微循环作为人体循环系统的末梢部分,直接参与机体组织、细胞物质交换的体液循环,在循环的过程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被医学界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有氧耐力项目对身体血液循环要求更加严格,目前没有微循环相关指标应用于赛艇运动员机能状态监控以及重点课次监控的相关报道。近年来,由于微循环的活体观察测试技术以及相关仪器的革新、数理统计方法的应用,促进了微循环研究的深入,将微循环检测应用于运动员机能状态监控丰富了体育科研内容、方法与手段。通过观察奥运会赛前不同训练阶段运动员微循环相关指标和机能状态相关指标的变化,探讨我国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微循环功能与机能状态的关系。同时,通过对不同运动员不同强度训练课后微循环的观察,研究微循环的个体变化特征。此项研究可拓展无创性指标在运动员机能状态评定中的应用范围,弥补有创监控中的不足,提高运动员机能状态评定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对运动员机能状态监控体系的建立和机能状态评定方法的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以国家赛艇队8名男子轻量级选手为研究对象。
  2、实验方案:
  ①不同训练阶段微循环相关指标与机能状态的研究,将3月5日—4月2日作为运动员第一训练阶段(春季锦标赛前);将4月9日—4月28日作为运动员第二训练阶段(世界杯赛前)。将2012年6月4日—7月15日作为运动员第三训练阶段(奥运会赛前),备战综合训练阶段。在三个训练阶段,均在每周一早晨空腹状态下取血样。同一天用PERIMED激光多普勒PeriFlux 5000系统测试微循环相关指标。
  ②重点训练课后微循环的个体变化特征,观察2012年6月24日、2012年6月28日和2012年7月6日三节训练课,记录训练课内容。在训练课中,采运动员耳垂血血样。训练课后30分钟进行微循环测试。
  3、测试指标,微循环指标:经皮氧分压(TcPO2)和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cPCO2),血流灌注量(PU)、血细胞运动速度(V)、血细胞浓度(CMBC)。机能监控生理生化指标: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睾酮(T),皮质醇(C),血尿素(BU),血清肌酸激酶(CK),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重点训练课生化指标:血乳酸(Bla)。
  实验结果:
  1、奥运会赛前的三个训练阶段,Hb和RBC在第一阶段明显下降(P<0.01),在世界杯赛前逐步回升,奥运会赛前升高至三个阶段最高点(P<0.05);BU和CK在第一阶段末期明显升高(P<0.05),在世界杯赛前训练阶段保持平稳,奥运会赛前明显下降(P<0.01);T在第一阶段有所下降(P<0.01),在第二阶段回升至较高点,第三阶段第一周明显升高(P<0.01),随后明显下降但仍高于前两阶段(P<0.05)。前两个阶段T/C保持平稳,奥运会赛前明显升高(P<0.01)。
  2、肱二头肌加热前CMBC在第二阶段略有下降,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基本保持不变;CMBC加热后和加热前后差值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无明显变化,第二阶段明显升高。股四头肌CMBC加热前三个阶段呈阶梯式上升,CMBC加热后和加热前后差值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无明显变化,第二阶段明显升高。肱二头肌V加热前第二阶段相比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有所下降,V加热后第三阶段明显高于前两个阶段,V加热前后差值三个阶段呈阶梯式上升。股四头肌V加热前前两个阶段保持平稳,第三阶段略有升高,V加热后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比第一阶段有小幅升高,V加热前后差值在第二阶段明显高于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肱二头肌PU加热前,第二阶段明显下降,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无明显变化,PU加热后和加热前后差值,后两个阶段比第一阶段升高,第二阶段升高明显(P<0.05)。股四头肌PU加热前,三个阶段呈阶梯式升高,PU加热后和加热前后差值后两个阶段比第一阶段有所升高,第二阶段升高更多。TcPO2第二阶段较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明显升高,TcPCO2在整个训练阶段保持稳定,无明显变化。
  3、三名运动员重点训练课后的表现为,仉XX在血乳酸逐渐升高时,PU增加,CMBC增加,TcPO2增加,但是血乳酸过高时,导致其功能下降。孙X在血乳酸升高时,V加快带动微循环的血液流动,TcPO2升高,微循环整体功能提升。吴XX在血乳酸升高时,CMBC有所上升,但上升幅度不大,PU和V随血乳酸的升高,略有下降。
  4、肱二头肌CMBC加热前与CK相关系数r=-0.626,(P<0.05);与BU相关系数r=-0.689,(P<0.01)。肱二头肌PU加热前与CK相关系数r=-0.639,(P<0.05);与BU相关系数r=-0.708,(P<0.01);肱二头肌PU加热后与RBC相关系数r=0.440,(P<0.05)。肱二头肌V加热后与Hb存在正相关,r=0.630,(P<0.05),与RBC存在正相关,r=0.690,(P<0.01)。肱二头肌加热前后差值与HB和RBC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639,r=0.665,(P<0.05)。
  结论:
  1.奥运会前不同训练阶段机能变化的特征,以大运动量为主训练阶段,运动员机能状态下降,有疲劳积累;在强度训练增加运动量相对减少训练阶段,运动员机能状态逐渐回升,再次证明BU和CK是反映训练量和训练强度的敏感指标;在高强度训练比例增加,训练量基本保持的综合备战阶段,机能状态相比较前一阶段提高,但在此阶段中呈下降趋势,说明有疲劳积累。
  2.微循环相关指标的动态变化,能体现机体血液循环系统功能,反映机体携带氧的能力。微循环指标PU、CMBC、TcPO2和TcPCO2在整个训练阶段中低-高-低形式变化,说明在训练强度增加,训练量减少训练阶段机体血液循环功能良好,运输氧的能力最佳。
  3.微循环功能与训练强度密切相关,高强度训练会抑制机体微循环功能,中低强度训练,会促进机体微循环功能。但是阈值的界定根据运动员个体能力和训练水平不同存在明显个体差异。
  4.微循环相关指标与机能状态指标具有一定相关性,其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评定运动员机能状态,拓展了无创性指标在机能评定中的运用范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