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河南省高校参加竞技健美操比赛学生的培养研究
【6h】

河南省高校参加竞技健美操比赛学生的培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前言

1.1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2研究现状

2.1有关体育高水平运动员培养的研究

2.2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培养的研究

2.3关于开展健美操运动训练和比赛情况的研究

2.4关于健美操运动在我国高校发展情况的研究

3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研究方法

4研究结果与分析

4.1高校参加竞技健美操比赛学生培养的理论探讨

4.2高校参加竞技健美操比赛学生培养模式的影响因素

4.3当前河南省高校参加竞技健美操比赛学生培养模式的问题透析

4.4河南省高校参加竞技健美操比赛学生培养模式的构想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5.2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 件

承 诺 书

展开▼

摘要

自健美操运动在我国高校广泛开展以来,深受大学生的喜爱,许多学校无论是体育专业还是公共体育部都开设了健美操选修课,健美操现已成为大学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是高校体育专业6大主干课程中的体操类课程内容之一。虽然竞技健美操在我国起步相对较晚,一批以大学生为主的中国竞技健美操队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在世界比赛当中取得了一席之地。高校参加竞技健美操比赛学生的培养过程是一种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把培养模式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加以分析,厘清系统内各基本要素并对其进行分析,是竞技健美操运动培养模式不断完善的重要前提。高校参加竞技健美操比赛学生的培养模式包括培养目标、培养途径、质量评价几个构成要素,这些要素在运行过程中相互影响、彼此制约。
  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10所每年参加竞技健美操比赛的高校大学生的培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在河南省10所高校竞技健美操队当中,从未制定过参加竞技健美操比赛学生培养目标的有1所学校,占被调查学校的10%;在赛前临时制定运动员培养目标的有6所学校,占被调查学校的60%;对参加竞技健美操比赛学生的培养设置完善的培养目标的学校仅有3所,占被调查学校的30%;运动员文化课学习不受重视,存在运动员可以以训练和比赛为借口随意不去上课的情况,并且在学习成绩评定时,还有部分学校以减免学分的形式作为在重大比赛中取得好名次的奖励;由此可见,河南省高校参加竞技健美操比赛学生的培养存在着根本性的问题,没有培养目标,学生的培养就失去了方向,训练计划更是无法制定,运动员培养便会陷入迷惘。而在参加比赛学生的培养途径方面,大多学校运动队存在赛前临时组队的情况,每周训练次数多、每次训练时间长就成为这些队伍训练的显著特点。在质量评价方面没有做到校内评价和校外评价的结合,评价方法单一。
  针对河南省高校参加竞技健美操学生的培养存在的问题,构建了河南省高校参加竞技健美操比赛运动员培养模式:在培养目标方面,提出应重新定位与调整,适应社会需求,具体可表述为:培养适应体育发展的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科学理论和运动训练实践经验、学术和技术发展潜力大,能够胜任各类学校和体育部门及其它企事业单位岗位任职需要的学生运动员;在培养途径方面,提出应丰富训练方法和内容,以运动竞赛促使运动技术、战术和体能训练的不断更新;在质量评价方面,提出应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建立综合评价体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