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小学生“生命”概念认知情况的初步调查研究
【6h】

中小学生“生命”概念认知情况的初步调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课题渊源

1.1科学概念认知发展研究的意义

1.2生命概念认知发展研究的特殊意义

1.3科学概念认知发展研究的理论背景

1.3.1概念的形成

1.3.2科学概念发展的维果斯基体系

1.3.3教学与科学概念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 相关的概念及研究综述

2.1“概念”、“科学概念”及“认知发展”

2.1.1认识“概念”

2.1.2“科学概念”

2.1.3“科学概念”的“认知发展”

2.2生命概念及相关研究综述

2.2.1“生命”概念的发展

2.2.2生命概念认知发展的相关研究

2.3概念认知发展研究的工具

2.3.1临床法

2.3.2实验法

2.3.3量表问卷法

2.3.4概念图

2.4本研究的方向

第三章 论文研究的设计与思路

3.1前期访谈

3.1.1对生命概念理解的复杂性

3.1.2对于生命的多样性、唯一性和相关性

3.1.3生命周期

3.1.4对于遗传与变异现象

3.2研究方案

3.2.1研究内容

3.2.2研究对象及抽样

3.2.3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法

3.2.4研究工具——概念图

3.3研究步骤

第四章 研究实施

4.1概念图制作培训

4.1.1低年级培训

4.1.2高年级培训

4.2布置生命概念图制作任务

4.3对生命概念图的收集、整理及评分

第五章 数据分析及讨论

5.1四年级学生概念图内容分析

5.1.1概念图命题分析

5.1.2四年级学生概念图的得分分析

5.2六年级学生概念图内容分析

5.2.1概念图内容命题分析

5.2.2六年级学生概念图得分分析

5.3八年级学生概念图内容分析

5.3.1概念图内容命题分析

5.3.2概念图的得分分析

5.4十年级学生概念图内容分析

5.4.1概念图内容命题分析

5.4.2概念图的得分分析

5.2生命概念图纵向跨年级比较

5.2.1各领域命题数的纵向比较

5.2.2概念图的各项指标纵向比较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6.1学生对生命概念认知的线索和特点

6.1.1学生对生命概念认知的线索

6.1.2学生对生命概念认知的特点

6.2反思建议

6.2.1从分类标准混乱看科学方法教育的缺失

6.2.2从横向连接缺乏看学生知识结构缺陷

6.3对研究本身的反思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和科技对人们生活带来的冲击,近几年中小学生中出现诸多对待生命的极端事件,反映出学生对待生命现象的某种认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理性地认识自然现象,包括生命现象,是科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在现在的课程体系下,学生怎样认识生命概念?在生活中各种经历和体验对学生“生命”科学概念认知发展有着怎样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对于这些现状和规律的研究恰恰是设计科学课程和教学的基础,对指导科学教育的改革和实践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本研究通过对小学至高中的四年级、六年级、八年级、十年级等四个年级的学生进行生命概念认知情况的调查研究。研究采用概念图作为收集信息的工具,对学生绘制的生命概念图进行分析。数据分析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对概念图中的概念、命题等内容进行归类整理,力图探查学生建构生命概念的主要线索,并对制图者的生命概念认识范围和程度进行阐述。第二部分是对生命概念图进行赋分,量化概念图,并纵向比较四个年级的认识情况,以期对学生认识生命概念的情况有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调查和分析,本研究主要获得了如下结论:
   1)学生认识生命现象的二维结构。学生认识生命现象是从动物、植物、人类和微生物等四种生物开始的。对动植物形态、特征、各部分功能的了解;对人体形态、组成结构、功能的了解;对生活中经常听到的微生物的认识等等。学生对生命周期阶段、生命周期中的进化、遗传、繁殖、生长等等现象的认识,以及生命与环境的关系等等问题的思考都是建立在四种生物的认识的基础上的。这个认知过程可以理解为一个二维的结构:四种生物是基本维度,对有关生命的问题的思考是另外一维,并且对四种生物有了基本的了解和认知,才能在这个基础上建立对生命其他问题的思考。
   2)在上述二维认知结构中,对于生物物种一维中的不同生物,学生关注的问题和思考的深度都是有显著差异的。在“动物”这一维度,学生主要对动物的分类、动物繁殖、动物间的关系这几个问题进行思考建构;在“人类”这一维度,学生更多关注人体的结构层次、进化、繁殖、人类与环境等几个主题,并且对人体的结构层次认识表现出逐渐深入的过程;对于“植物”和“微生物”维度,学生的认识相对匮乏。3)在学生建构生命概念的过程中也反映出其他一些问题:学生知识结构的缺陷导致迁移困难,概念图中的横向连接缺乏;科学方法教育的缺失导致学生没有科学地分类方法;大量“日常概念”的存在反映出生命科学领域科学概念教学的薄弱。

著录项

  • 作者

    黄颖;

  •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
  • 学科 课程与教学论·科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骆红山;
  • 年度 201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中等教育;
  • 关键词

    中小学生; 生命概念; 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