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画廊业发展现状研究——以北京地域为样本
【6h】

中国画廊业发展现状研究——以北京地域为样本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第一章 中国画廊业的兴起及发展

1.1 “画廊”释义

1.2 中国本土语境中的“画廊”

1.3 中国本土“画廊”的历史发展

第二章 北京地域画廊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2.1 北京地域画廊发展历史

2.2 当前北京地域画廊发展的现状

第三章 中国画廊业发展遇到的问题

3.1 画廊自身问题

3.2 其它问题

第四章 中国画廊业未来的发展之路

一、制度建设与市场监管

二、政府扶植

三、画廊的发展意识

四、设立画廊行业协会

五、与博览会、拍卖会合作

六、加强媒体的宣传

七、与社会金融机构合作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及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画廊作为一级艺术市场,是艺术品进入交易场所的重要环节。但它又与一般性的商品交易市场有别,因为艺术作品的鉴定、公众审美意识的培养还要依靠它来完成实现。在成熟的艺术市场中,画廊不仅要对艺术家的名声负担责任,也要关注到购买者的切身利益。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的经济、政治及文化发生了许多变化,特别是经济的高速发展,引起了全世界对中国的关注,加上越来越先进的通讯工具和传媒方式在城市中的普及,中国文化逐渐与世界同步,中国人逐渐面临全球化和普遍性的文化问题、社会问题和精神问题。经济发展给中国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表现在艺术上就是画廊业、艺术拍卖活动及艺术博览会及国际性展览等迅猛涌现出来,艺术与经济出现了越来越紧密的联系。从历史上看,画廊在艺术潮流中的作用和影响不可忽视,尤其是西方自现代艺术产生以后,艺术新风能够被接受无不与画廊在商业运作上的推波助澜有关,从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到“极少主义”,从德国的博伊斯的“社会雕塑”到“新表现主义”等等。与之相比,在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发展中,画廊也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例如20世纪90年代初期和中期香港汉雅轩画廊把中国当代艺术推向了国际舞台,一批艺术家因此逐渐成为艺术市场中的宠儿。
   我国现代画廊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可以说是起步晚,但是时至当下,发展极为迅速。因此,进行对我国画廊发展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北京拥有画廊发展所需要的文化艺术及经济环境,因此该地域的艺术品市场发展极为迅速,和中国其他地域相比较来看,呈现出某种典型性。众所周知,艺术品市场是由画廊和拍卖行及艺术博览会组成,其中画廊为一级市场,拍卖行、艺术博览会属于二级市场,一级市场的发展成熟状况是整个艺术品市场健康程度的主要标志。最近几年,北京艺术市场出现繁荣发展的局面,许多国际性画廊进入该地域,并且国内画廊数量增长,出现一些较规范的画廊。本文试图围绕北京地域的画廊业,探讨分析其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立足于此,展开对与中国画廊业发展面貌的整体性认识,并尝试对中国画廊业今后的发展,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