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蔡元培《中学修身教科书》伦理解读
【6h】

蔡元培《中学修身教科书》伦理解读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第一章 蔡元培《中学修身教科书》形成背景

1.1 清末民初整个教育变革的动向

1.2 中国传统伦理的渊源

1.3 西方近代伦理的影响

1.4 以中庸之道为基础地兼容和批判地并包

第二章 《中学修身教科书》内涵分析之实践篇

2.1 个体完全人格修炼

2.1.1 提升自身,其本则在乎修己

2.1.2 修己之道,以体育为本

2.1.3 修学有道,智育必不可少

2.1.4 修德于道,德育为成人之基

2.1.5 修己成于点滴,汇聚成江河

2.2 凡修德必行本务

2.2.1 齐家

2.2.2 社会

2.2.3 国家

第三章 .《中学修身教科书》内涵分析之理论篇

3.1 良心论--从良心之命,以实现理想

3.1.1 行为

3.1.2 动机

3.1.3 良心之体用

3.1.4 良心的起源

3.2 理想论--实现理想,所以近于至善

3.2.1 理想

3.2.2 快乐说

3.2.3 克己说

3.2.4 实现说

3.3 本务论-知本务行本务,起于良心

3.3.1 本务

3.3.2 本务的区别

3.3.3 本务的责任

3.4 德论-德者,智情意不可偏废

3.4.1 道德的本质

3.4.2 道德的种类

3.4.3 修德

第四章 蔡元培《中学修身教科书》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4.1 《中学修身教科书》划时代的影响

4.1.1 《中学修身教科书》对我国伦理学建设的重要意义

4.1.2 《中学修身教科书》当中对未来的预见

4.2 《中学修身教科书》值得中国现代教育借鉴

4.2.1 关于现代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4.2.2 完全人格励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蔡元培教育伦理思想研究综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蔡元培是中国近代的思想家、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他1924年期间写下的《中学修身教科书》阐述了他的教育伦理思想尤其是德育思想。本文分析此书完成背后的因为,概括了蔡元培学贯中西,以中庸之道为基础将东西方文化兼容并包,了解蔡元培主张的教育是养成完全人格之事业。
   本文首先分析蔡元培此书完成背后的因为。清末民初的学制、教育方针、教科书等都出现了变化,《中学修身教科书》顺应了这股改革的清风横空出世。蔡元培的教育经历对此书有很大的影响。儒家文化思想贯穿他的一生,“崇尚公德、尊重人权、贵贱平等”等共和思想是此书的养料。东西方文化不同但不是绝对抵触的,蔡元培采取以中庸之道为基础地、批判性地兼容并包将东西方文化更好的融合在一起。
   其次是对《中学修身教科书》中的实践部分的解析。个体完全人格修炼与向外辐射。修身关键在于修己,这离不开拥有强健的体魄,此为体育的内容。把握修学的助力以培养智力和明辨是非之心,此为智育的内容。培养信义、恭俭等德性,此为德育的内容。凡修德必行本务,个体不能离开社会独自生存,在扮演不同的角色的时候有不同的义务。蔡元培根据人际交往的紧密程度,分别阐述了个体在家庭、社会、国家中的义务。
   再是对《中学修身教科书》中的理论部分的解析。主要阐述了义务之所以产生的道理。从良心之命,以实现理想。道德行为与一般意义上的行为是有区别的。实现理想所以近于至善。理想是反省自身的缺陷并约束自己的行为以图进步,而达到至善的境界。本务论,知本务行本务,起于良心。义务的观念来源于良心,以理想为标准。德论,德者,智、情、意不可偏废。本文提及了道德的本质、区分了道德的种类,阐发了修德的基础和方法以及修德须尽力达到的境界。
   最后探讨了《中学修身教科书》的历史地位及其所包含的内容对中国伦理界以及对现代教育的推动与启示。它当中的许多内容极大的丰富了中国伦理界系统,此书绝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一本关于如何培养学生德育知识的教科书,而是一本扩充中国伦理范围的、提升中国伦理水平的伦理学著作。蔡氏完全人格的理论表达了某种永恒、普遍的观念,这是笔者解读《中学修身教科书》最大的收获。
   蔡元培提出了一个问题:一个美好的社会所包含的人应该具备何种素质?并试图从教育伦理的角度做出回答:一个美好的社会应该由具备完全人格的人所组成,并提出了拥有完全人格的人应具备的几种素质。这对于我国目前建设和谐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文明而言,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