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区域物流业综合竞争力分析与评价——以中原经济区为例
【6h】

区域物流业综合竞争力分析与评价——以中原经济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3 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基本概念的界定及文献综述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2.1.1 物流的产生

2.1.2 区域物流的概念

2.1.3 区域物流产业的概念

2.2 产业竞争力的概念

2.2.1 产业竞争力的内涵

2.2.2 区域物流产业竞争力的概念界定

2.3 区域物流产业竞争力特征

2.4 文献综述

2.4.1 区域产业竞争力国内外研究综述

2.4.2 国内外相关的关于区域物流业竞争力的研究及其结论

第3章 区域物流业综合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3.1 选取评价指标的原则

3.2 影响区域物流业竞争力的因素

3.2.1 影响区域物流业竞争实力的因素

3.2.2 影响区域物流业竞争潜力的因素

第4章 中原经济区物流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4.1 中原经济区区域划分及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

4.1.1 中原经济区区域划分

4.1.2 中原经济区物流业现状分析

4.2 中原经济区物流业竞争实力分析

4.3 中原经济区物流业竞争潜力分析

4.4 中原经济区物流业综合竞争力的分析和评价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5.1 提升中原经济区物流业综合竞争力的思考

5.1.1 改进中原经济区内各城市物流业建设的思考

5.1.2 提升中原经济区物流业综合竞争力建设的几点建议

5.2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声明

展开▼

摘要

现代物流业是以现代运输业为重点,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现代制造业和商业为基础,集系统化、信息化、仓储现代化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其发展程度是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区域物流有经济区域的属性,其研究的是特定区域空间范围内的物流活动;区域物流业竞争力反映的是一个区域物流业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地区相对于其竞争对手在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吸引资源、创造产品、占领市场、为居民提供福利的能力。
   由于物流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许多地区都开始重视物流产业的发展。然而,由于缺乏前期评价工作,一些地区出现了物流发展盲目规划、重复建设的现象,影响了区域物流产业的发展。为了了解区域物流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制定合理的区域物流产业发展规划,有必要对区域物流产业竞争力进行分析和评价。
   本文通过研究区域物流业竞争力的评价方法,并以中原经济区为例分析和评价中原经济区物流业的竞争力状况。中原经济区地处中国中心地带,包括河南18个地市及山东、安徽、河北、山西12个地市3个县区。目前,建设中原经济区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它不仅承担着促进区域发展的任务,还承担着为国家现代化进程中解决重大问题探路的重要任务。本文主要从实力和潜力出发考虑中原经济区物流业的竞争力情况,共选择了18个因素作为中原经济区物流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通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对中原经济区物流业竞争实力和潜力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了其实力和潜力排名,之后通过得分矩阵图把中原经济区的众多城市划入领先地区、未发挥潜力地区、超水平发挥地区和落后地区这四大板块。
   最后本文结合中原经济区各个城市的物流业建设和经济的发展状况,得出位于京广铁路和第二亚欧大陆架交汇处并有工业为依托的城市由于交通便利、物流业建设和经济发展相对较好所以位于领先地区;交通便利物流基础设施较好但经济发展不足的地区位于超水平发展地区;经济实力强但物流设施和物流业投入不足的区域位于未发挥潜力地区;而经济和物流基础设施都不足的几个城市位于落后地区。本文通过对中原经济区物流产业竞争力的综合分析评价,一方面验证了评价指标与方法的实用性;另一方面通过分析得出中原经济区物流业发展目前还存在“小、散、乱”现象,发展不均衡,缺少以规模化和信息化为依托的大型物流企业。因此,在本文的最后一章,给出了以政府政策和管理为基础、建设物流信息系统、加强物流企业品牌建设和产业集群建设等提升中原经济区物流业综合竞争力的思考意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