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长存人间之苦——以佛教为中心的“苦”哲学研究
【6h】

长存人间之苦——以佛教为中心的“苦”哲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苦”的宗教——佛教

一、四谛说:作为一种病态的“生”

二、苦谛与佛教价值论

第二章 望闻问切:“苦”所谓何物?

一、“苦”能否定义?

二、“苦”的本质是什麽?

三、“苦”的性质与形态

(一)“苦”的二义性

(二)“苦”的诸形态

第三章 对症下药:“苦”来自何处?及何以解决?

一、集谛:佛教苦因说的展开

(一)层次一:贪嗔痴为因

(二)层次二:缘无明为由

(三)层次三:有漏法之故

二、既知苦因,如何破除?

三、灭谛与道谛:佛教的境界论与实践论

第四章 药到能否病除?——在现代语境下谈佛教“苦”哲学

一、现代社会的“苦”

(一)技术进步能够解决一切问题吗?

(二)“苦”被隐蔽之后

二、言“苦”佛学的现代转身:以菩提萨埵四摄法为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苦”都是无法绕开的最为现实的人生问题之一。即使是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已双双进入高度现代化的今天,从本质上说身为有限存在者的人类照样和远古石器时代时一样,受到生、老、病、死、人际纠葛等诸多“苦”的困扰而难以解脱。人类渴望战胜长存人间之“苦”,渴望获得永恒无退的“乐”,顺理成章地也就使得“苦”哲学成为人生哲学领域内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分野。“苦”是什么?“苦”来自何处?还有“苦”须如何解决?此三者可谓“苦”哲学的三个中心课题。通过对“苦”的逻辑学分析可以知道,“苦”同时具有普遍性与私人性,在实际呈现中具有诸多迥异的形态,并且归根结蒂是透过主体的认知而成立的,这使得“苦”这一概念极其难以定义。核心概念的暧昧性可以说是“苦”哲学之最大的研究难点。
   幸而,佛教为打开“苦”哲学研究工作的缺口提供了一个极佳的范本。作为说“苦”、言“苦”最成熟的思想体系之一,佛教是研究“苦”哲学决计无法避开的重要对象。佛教在充分考察世界人生的基础上,对上述三大问号做出了独特的回答,组成了一套逻辑结构严密且内部层次分明的说明体系,其中最有代表性且处于中枢地位的就是“四谛说”。围绕这一理论中心,本文结合具体文献记述,分层次梳理了佛教对人生是“苦”、造成“苦”的原因、由“苦”解脱后的境界以及如何解脱的道路等四种真理的相关论述,较为全面地展示了佛教“苦”哲学的大致形象。
   不过,佛教之所以要发明这一套复杂的哲学,终究是为了解决现实的问题、救助现实的人类。“四谛说”所提示出的离苦得乐的可能道路有其固有的文化根基,必须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特别是在技术手段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人类拥有了除却改造思想认识之外多种多样处理“苦”的可选方式方法,包括佛教在内的传统以学术型进路治疗“苦”的方案在现代语境下是否仍然有效便成为了一个问题。本文认为,科技进步虽然解决了诸多难题,但也并不是万能的,以佛教为代表的“苦”哲学依旧对现实生活有着深远的意义。

著录项

  • 作者

    金紫微;

  •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
  • 学科 伦理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陈泽环;
  • 年度 2013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佛教;
  • 关键词

    佛教; 人生哲学; 文化根基; 思想认识;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1:15:36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