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东盟农业合作:现状、问题及对策
【6h】

中国东盟农业合作:现状、问题及对策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6 研究思路及本文安排

第二章 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历程及现状

2.1 中国东盟农业合作的基础

2.1.1 中国农业资源状况

2.1.2 东盟农业资源状况

2.1.3 中国东盟农业的互补性

2.2 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历程

2.2.1 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起步阶段

2.2.2 中国东盟农业合作发展阶段

2.2.3 中国东盟农业合作深化阶段

2.3 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现状

2.3.1 合作领域

2.3.2 合作区域

第三章 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形式

3.1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

3.1.1 中国农产品贸易状况

3.1.2 东盟农产品贸易状况

3.1.3 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状况

3.2 人力资源开发与农业技术合作

3.3 农业投资合作

3.4 农业博览会

第四章 中国东盟农业合作的主要问题

4.1 合作机制方面

4.2 农产品贸易方面

4.2.1 农产品贸易逆差的长期存在不利于双方进一步的合作

4.2.2 双方在农产品市场仍存在较大保护

4.2.3 农产品深加工能力不足,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

4.3 农业合作项目方面

4.3.1 合作项目支持力度小,可持续性不强

4.3.2 合作方式互补性不强,缺乏统筹协调

4.4 双边农业投资方面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推动中国东盟农业合作的政策建议

5.1 巩固和充分利用各种合作机制

5.2 加强法律方面协调

5.3 推动农产品贸易快速发展

5.3.1 优化农产品出口结构,提升农产品加工能力

5.3.2 进一步消除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5.3.3 构建中国-东盟农产品物流体系

5.4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农业技术合作

5.5 加强农业信息资源共享

5.6 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的跨国农业合作战略

5.6.1 为企业“走出去”创造条件

5.6.2 创造良好环境,吸引更多外资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经济全球化和地区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是世界各国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1999年以来,中国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态度也开始积极起来,主要表现就是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这是中国对外达成的第一个贸易自由区。中国加入WTO以后,农业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中国不断加快农业对外开放的程度,中国农业与世界农业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从国际环境来看,在WTO多边贸易体制受挫下,中国还需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区域合作来提高中国农业整体竞争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就是中国进行区域合作的成功探索,中国相信通过加强农业合作将会使双方都能获得利益,农业领域合作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一块宝贵的试验田。
   论文首先介绍了中国和东盟的农业资源状况,进而分析双方在农业存在互补性,为双方进行农业合作提供了自然基础。根据农业在东盟国民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本文采取层次分析法,将东盟10个成员国分成三个层次,分别加以介绍和分析。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进展迅速,双方在粮食领域、渔业和养殖领域、农村能源领域、动物防控领域和经济作物领域等展开合作,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
   中国和东盟农业合作方式多样,主要有农产品贸易、人力资源开发与农业技术合作、农业投资合作、农业博览会等形式。双方农业合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在双方农业合作机制还不够健全,双方开展的农业项目可持续性不强,资金分散,合作方式互补性弱,缺乏统筹协调,在农产品贸易方面,双方农产品贸易规模还比较小,并且中国在双方农产品贸易中近几年一直处于逆差,这不利于双方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双方的农产品深加工能力不足,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也阻碍了双方的合作,农业“走出去”和农业投资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中国和东盟农业合作受到一定制约。
   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包括巩固和充分利用各种合作机制,推动双方农产品贸易快速发展,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农业技术合作,加强农业信息资源共享,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的跨国农业合作战略等。本文通过对中国东盟农业合作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总结合作的有利经验,分析合作的不利因素,有利于推动中国东盟农业合作迈向新的台阶,对提高双方的农业合作水平,扩大贸易规模,推动地区经济一体化都有重要的现实与理论指导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