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聚合物氧化硅杂化材料负载金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应用
【6h】

聚合物氧化硅杂化材料负载金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介孔材料的研究简介

1.2 金的研究现状

1.3 金催化剂的用途

1.4 选题意义

第二章 杂化材料负载金催化剂的合成

2.1 引言

2.2 原料与试剂

2.3 实验部分

2.4 催化剂表征

2.5 结果与讨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尺寸可调的纳米金催化剂制备

3.1 引言

3.2 原料与试剂

3.3 实验部分

3.4 结果与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液相还原法制备小纳米金催化剂

4.1 引言

4.2 原料与试剂

4.3 实验部分

4.4 结果与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论文中所涉及的缩写说明

附录二 作者简历和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一般认为Au纳米颗粒的催化氧化性能与其尺寸密切相关。但将尺寸可控的Au纳米颗粒负载在活性炭或聚合物载体上的研究较少。这主要是由于传统的浸渍和沉积—沉淀等技术很难应用在碳基载体上。本文以具有规则介孔孔道结构的巯基化聚合物杂化材料为载体,利用配位作用结合煅烧或液相还原方法得到单分散金纳米催化剂;在高温炭化过程中,利用介孔碳骨架的限阈作用,保持尺寸可控纳米Au颗粒;并在硝基苯酚选择性还原反应中展现初步应用前景。
  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文献综述。主要介绍了孔材料的分类,介孔材料合成的方法以及纳米金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介绍了以具有规则介孔孔道结构的巯基化聚合物杂化材料为载体,利用配位作用得到金纳米催化剂。。该催化剂具有有序二维六方孔道,比表面积高(679 m2/g),孔体积大(0.74 cm3/g),孔径均一(6.6 nm),金粒径分布均一(2.7nm)等特点。
  第三章的重点是获得不同尺寸的纳米Au催化剂。其中,调节的变量总共有三个:Au/S比值;还原温度;和煅烧时间。结果表明,随着Au/S比增加,金纳米粒径逐渐变大。煅烧温度和时间对纳米Au颗粒尺寸影响较小。即使经过600℃高温炭化还原,金的粒径几乎保持不变,且能保持良好的二维六方结构。这可能主要与碳骨架的限阈作用有关。
  第四章中采用NaBH4液相还原获得了小纳米粒子金催化剂,在硝基苯酚选择性还原反应中呈现较高活性。且该合成方法同样可以得到尺寸小的钯纳米催化剂。
  第五章为全文总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