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网络民意表达的政府回应研究
【6h】

网络民意表达的政府回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已有研究述评

(一)关于政府回应的研究

(二)关于网络民意的研究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本文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政府回应

(二)网络民意

第二章 关于网络民意表达政府回应的理论分析

一、网络民意表达政府回应的基本目标

(一)网络民意表达的实质和特性

(二)政府对网络民意表达予以回应的基本目标

二、网络民意表达政府回应的衡量标准

(一)及时性

(二)合法性

(三)有效性

(四)透明性

三、网络民意表达政府回应的分类

(一)分类基准

(二)四种基本类型

(三)主动·积极型政府回应的优越性

第三章 关于我国网络民意表达政府回应的现状分析

一、四个不同类型的案例

(一)主动·积极型政府回应:2012年重庆雷政富不雅视频事件

(二)主动·消极型政府回应:2014年节假日放假安排

(三)被动·积极型政府回应:2012年江苏启东群体事件

(四)被动·消极型政府回应:2013年上海黄浦江死猪事件

二、现阶段我国网络民意表达政府回应的主要问题

(一)透明性问题

(二)效率问题

(三)结果的有效性问题

第四章 完善我国网络民意表达政府回应机制的对策思考

一、政府要切实地树立公仆意识

二、完善“合作共治”的组织结构

三、构建及时回应、依法治理的回应体制

四、通过不断尝试和反复试验发现新的完善方法

第五章 结语

一、本文主要观点总结

二、本研究的局限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本文以对网络民意表达的政府回应为研究对象,借鉴新公共服务理论和先行研究成果,从应然性和实然性两个方面对这一政府回应进行考察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完善我国网络民意表达的政府回应机制展开讨论。
  为建立“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需要在理论上探讨如何构建和完善适合中国国情的政府回应机制;信息化时代网络民意表达的双刃剑效应,使政府应该如何对网络民意表达做出回应这个问题,成为亟待研究的重大社会实践课题。在上述二层意义上,本文的选题都可谓“值得一做”。
  本文主要提出并论证了以下观点:
  第一,政府对网络民意表达的回应,在本质上是为获取公民的广泛认同;故其基本目标包含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实践“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做好网络民意的引导和疏导;实现公共事务的公民参与和合作共治。
  第二,衡量政府对网络民意表达的回应优劣的基本标准有四条:由“迅捷性”和“合时宜性”构成的“及时性”、“有效性”、“合法性”和“透明性”。
  第三,根据“反应时间”和“处理时间”是否及时、“处理结果”是否有效和合法,可以把政府对网络民意表达的回应区分为四种基本类型:“主动·积极型政府回应”、“主动·消极型政府回应”、“被动·积极型政府回应”和“被动·消极型政府回应”。其中,“主动·积极型政府回应”在理论上,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价值理念最为契合;在实践上,最有助于实现上述网络民意表达政府回应的基本目标。
  第四,通过对2012年对雷政富不雅视频事件的政府回应(主动·积极型政府回应)、2012年对江苏启东群体事件的政府回应(被动·积极型政府回应)、2013年对黄浦江死猪事件的政府回应(被动·消极型政府回应)和2014年对国定假日放假安排的网络民意的政府回应(主动·消极型政府回应)四个案例的细致分析,发现现阶段我国各级政府对网络民意表达回应方面的共性问题主要表现在透明不足、效率不高、结果的有效性较低等方面。
  第五,针对上述问题,现阶段尤其应该从树立公仆意识、完善“合作共治”的组织结构、构建及时回应及依法治理的回应体制和不断尝试、反复试验以发现新的具体方法等四个方面,完善我国各级政府对网络民意表达的回应机制。
  在上述观点及其论证,尤其是在关于基本目标、衡量标准和四种分类这些观点的提出和论证方面,本文在吸取和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努力求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