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CBA后卫队员主要攻防技术指标分析
【6h】

CBA后卫队员主要攻防技术指标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前言

2文献综述

2.1对我国CBA后卫队员的相关研究

2.1.1关于CBA联赛国内外后卫的比较研究

2.1.2关于CBA后卫与NBA后卫的比较研究

2.1.3关于CBA后卫队员培养的研究

2.2对篮球攻防技术指标的研究

3研究对象与方法

3.1研究对象

3.2研究方法

3.2.1文献资料法

3.2.2问卷调查法

3.2.3专家访谈法

3.2.4比较分析法

4.研究结果与分析

4.1CBA后卫队员主要攻防技术指标的确定

4.2CBA后卫队员年龄及身体形态分析

4.2.1CBA后卫队员年龄指标分析

4.2.2CBA后卫队员身高、体重及克莱托指数等身体形态指标分析

4.3CBA后卫队员主要进攻技术指标分析

4.3.1CBA后卫队员得分技术指标分析

4.3.2CBA后卫队员助攻技术指标分析

4.3.3CBA后卫队员失误技术指标分析

4.3.4CBA后卫队员前场篮板球指标分析

4.4CBA国内后卫队员主要防守技术指标分析

4.4.1CBA后卫队员抢断技术指标分析

4.4.2CBA后卫队员后场篮板球技术指标分析

4.4.3CBA后卫队员犯规技术指标分析

4.4.4CBA后卫队员盖帽技术指标分析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5.2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承诺书

展开▼

摘要

随着现代篮球的发展,对抗越发激烈,高、快、准、狠等特点越来越突出。从2014年仁川亚运会来看,中国男篮在小组赛及淘汰赛以五胜两负的战绩取得了第五名的历史最差战绩,这与近年我国后卫线的薄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篮球比赛中,后卫队员除了得分之外往往承担着是战术发起、组织串联的任务。后卫队员的攻防能力和战术素养可能直接影响到一支球队的风格特点与竞赛水平。我国男篮在后卫线的问题已经引起了众多篮球界的专家的关注,但这一问题至今为止迟迟未能解决。 经过20年的打磨,中国第一篮球联赛CBA已经在职业化和商业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好,而CBA的越发成熟也使之成为了中国男子篮球人才培养的沃土。在近些年CBA输出了许多优秀的内线球员,如姚明、王治郅和易建联等,他们不但在 CBA的赛场上是球队的绝对核心,而且在世界篮球最高殿堂 NBA中的表现也丝毫不逊色。反观后卫线,在CBA赛场上能与外援对抗的都少之又少,在世界的舞台上更是如此,与豪华的内线相比,后卫线的薄弱已经是我国男子篮球多年存在的顽疾。如何提升我国男子篮球后卫的整体水平,对于CBA联赛和中国男子篮球来说是目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问法和比较分析法,通过对2010-2015五个赛季CBA后卫队员的主要攻防技术指标作为研究对象,对CBA后卫队员主要攻防技术进行变化及现状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1)CBA后卫平均年龄结构在近五个赛季有所优化,平均身高、体重和克莱托指数均有下降趋势。国内后卫年龄结构有所优化,身高、体重变化不大,克莱托指数有上涨趋势;国外后卫年龄有大龄化趋势,身高、体重、克莱托指数均有下降趋势。目前CBA国内后卫普遍比国外后卫年轻,但在身高、体重和克莱托指数方面CBA中、外后卫没有明显差别。 (2)CBA后卫的得分能力在近五个赛季中有小幅上涨,投篮选择更加偏重3分球,投篮的命中率变化不大。国内后卫投篮选择变化不大,但随着出手权的减少,得分也减少,命中率基本稳定;国外后卫投篮选择更加偏向3分球,出手次数明显增加,命中率基本稳定。目前中、外后卫的得分能力差距很大,但命中率没有明显差异。 (3)CBA后卫整体助攻能力和控制失误的能力小幅提高。国内后卫助攻能力变化不大但控制失误的能力有所提高;国外后卫助攻能力有所提升,控制失误的能力有小幅提升。目前国外后卫的助攻能力明显高于国内后卫,而国内后卫失误数明显少于国外后卫,这与国外后卫掌控着大量球权有关。 (4)近年CBA后卫的篮板球能力有所降低。国外后卫篮板球能力随着身高的降低有明显下降,而国内后卫篮板球能力有小幅上涨。由于身体素质方面的差异,目前国内后卫的篮板球能力比国外后卫差。 (5)CBA后卫近年控制犯规的能力有所上涨。中、外后卫均有所上涨。而目前国内后卫控制犯规的能力优于国外后卫。 (6)在抢断与盖帽方面,CBA后卫队员的抢断能力近年有所下降。中、外后卫的抢断能力均有所下降,目前CBA国外后卫的抢断能力优于国内后卫。CBA后卫整体盖帽能力有所提高,国内后卫有所提高而国外后卫有所降低,国外后卫盖帽能力整体比国内后卫强,但差距逐渐变小。目前CBA中外后卫的盖帽能力仍然有非常显著差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