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社区的暴雨内涝灾害风险分析和管理——以上海市嘉定区江桥镇为例
【6h】

基于社区的暴雨内涝灾害风险分析和管理——以上海市嘉定区江桥镇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1.3研究目标与内容

1.4技术路线与特色之处

第2章 基于社区的灾害风险管理概述

2.1相关概念

2.2 CBDRM的特征

2.3 CBDRM的原则

2.4 CBDRM的步骤

第3章 研究区域与数据

3.1江桥镇的概况

3.2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

第4章 江桥镇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分析

4.1土地利用数量变化

4.2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4.3土地利用程度变化

4.4土地利用对灾害的影响

第5章 江桥镇“城市岸泊”小区参与式灾害风险评估

5.1致灾因子分析

5.2暴露分析

5.3淹没损失及影响分析

5.4上海市嘉定区江桥镇洪涝灾害多发原因分析

第6章 江桥镇参与式灾害风险管理规划

6.1工程性措施

6.2非工程性措施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主要工作及结果

7.2创新之处

7.3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洪涝灾害是目前我国面临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上海市的洪涝灾害主要表现为暴雨内涝灾害。而社区作为应对灾害风险的直接主体,是防灾减灾管理的基本单元。因此,了解社区灾害风险实际,进行社区暴雨内涝灾害损失评估预测及防洪减灾对策的研究是当前灾害学的重要课题,除了具有很大的理论意义,还能起到提高社区防灾减灾综合能力,降低灾害人员与经济损失的实用目的。
  本文通过遥感图像的解译,探讨了江桥镇1989-2013年城市化进程导致的土地利用数量、结构、程度变化对该研究区暴雨内涝灾害的暴露与致灾环境的影响。通过对研究区域“城市岸泊”小区及其所属江桥镇进行多次实地调研和考察,以及对江桥镇1949年来暴雨内涝灾害历史资料的查询和搜集,结合2013年的“菲特”台风数据,对该情景下“城市岸泊”小区的致灾因子、暴露、淹没损失及影响等进行了分析。并从分析结果和参与式风险评估得到的结论中提炼出今后江桥镇社区在应对暴雨内涝灾害中应有的措施,以及今后深入研究的方向。得到主要结论如下:
  (1)1989-2013年,江桥镇工业用地、交通用地、住宅用地等面积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共增加1683公顷),其主要是来自农田面积的减少(共减少1799公顷,总比从67%减少到24%);江桥镇土地利用综合指数从1989年的316稳步上升至2013年的357,土地利用率高,区域开发程度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
  (2)江桥镇“菲特”台风损失与历史日降雨量最大的1977年台风损失相比,在交通道路受淹数、居民进水户数、商铺企业进水数、灾害损失等方面均很大程度上升,而农田受淹面积则下降30%左右,究其原因是江桥镇城市化进程导致的农业用地变化为交通、住宅和商业用地,从而改变了灾害的暴露和背景环境,导致了内涝的加剧和灾损的增加。
  (3)江桥镇“城市岸泊”小区在“菲特”台风期间最大日降雨量为215.2mm,超越概率为3%,该情景下以研究区内的绿化面积比率作为下渗面比率,计算地表径流的下渗情况,结合降水量计算地表径流量为197.98mm;对排水管网系统的运行状况建立良好、一般、失效三种情景,计算“菲特”台风造成的暴雨内涝在研究区内产生的总积水量分别为4697m3、5219m3和5741m3,本次“菲特”台风期间排水管网系统属运行失效。通过可视化生成研究区的淹没深度空间分布图,得出淹没损失2085万,且92%的道路有10-56mm的积水。
  (4)对于江桥镇“城市岸泊”小区应对暴雨内涝灾害改造措施,因地制宜地提出,河堤的建造与河流的疏通、地下空间的改造、地势低洼区住宅的防洪措施、易积水点的警示标志、社区避难场所的建立、实施与推广生态排洪系统的建设6大工程性措施,以及建立社区综合灾害风险管理机构、加强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制度建设、完善灾害保险制度、实现参与式社区风险管理、编制社区应急预案和灾害风险地图、提高社区防灾减灾志愿者队伍建设、开展社区灾害培训和灾害演练工作7大非工程性措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