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权滥用现象及对策研究——以H区市场监管局为例
【6h】

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权滥用现象及对策研究——以H区市场监管局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权滥用的含义及理论概述

2.1 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制度概述

2.1.1 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制度的概念

2.1.2 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制度的原则

2.1.3 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制度的根本目的

2.2 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权的滥用

2.3 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权滥用理论概述

2.3.1 法治的要义

2.2.2 法治理论与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权滥用

第3章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申请权滥用的现状

3.1 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权滥用的总体情况

3.2 H局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权滥用的基本特征

3.2.1 申请人大量、反复提交申请

3.2.2 申请目的并非基于满足知情权

3.2.3 信息公开满意率持续走低

3.3 H局对申请权滥用的处理方式

3.3.1 通过补正答复规避法律风险

3.3.2 通过主动公开减少申请量

第4章 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权滥用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4.1 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权滥用的表现及危害

4.1.1 申请权滥用的表现

4.1.2 申请权滥用的危害

4.1.3 与法治理论背道而驰的申请权滥用

4.2 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权滥用现象的原因分析

4.2.1 法律制度不完善

4.2.2 政府部门公开意识不足

4.2.3 公民非理性申请

第5章 国外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权滥用现象治理的经验

5.1 英国信息自由法对限制申请权滥用的规定

5.2 日本信息公开法对限制申请权滥用的规定

5.3 美国信息自由法对申请政府信息公开条件的规定

5.4 澳大利亚信息自由法对限制申请权滥用的规定

5.5 国外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对我国的经验借鉴

第6章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权滥用现象治理的对策

6.1 从法律层面,立法制约申请权滥用

6.1.1 完善法律设置,确定信息公开法律地位

6.1.2 规范信息公开申请程序

6.1.3 明确不予信息公开的范围

6.1.4 建立合理收费机制

6.1.5 设立信息公开委员会制度

6.2 从行政机关层面,创新服务机制

6.2.1 加强政府信公开工作机构建设

6.2.2 加强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力度

6.2.3 提倡便民原则在依申请公开的适用

6.2.4 建立社会评议制度

6.3 从申请人层面,引导公民理性申请政府信息

6.3.1 明确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权滥用认定标准

6.3.2 建立申请权滥用惩戒机制

6.3.3 培养公众理性的信息需求

第7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现代治理从根本上要靠信息治理。政府信息公开,是现代政府以服务为宗旨提供的一种公共服务。20世纪后期以来,随着公众权利意识明显、主体意识增强,知情、参与、表达和监督政府行政的愿望也日益强烈,法治理论的蓬勃发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2008年5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标志着我国政府信息工作走向法制化道路。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制度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制度的实施,实现了公众从政府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向主动获取者的转换。但由于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在正常的信息公开申请之外,一些申请人利用现有立法漏洞提起了大量非正常申请,给行政机关带来不小压力。因此,在保障公民知情权的条件下,厘清政府信息申请权滥用的内涵及认定标准,限制行政机关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自由裁量权,引导公民理性申请政府信息公开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以上海市H区市场监管部门(以下简称H局)为研究对象,通过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的实施现状描述、个案研究、统计分析等方法,发现政府信息公开法制建设的不完善、行政机关的公开意识不足以及公民不正当申请目的都是造成信息公开申请权滥用现象频发的重要原因。因此,解决政府信息申请权滥用问题在于重新构建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创新行政机关服务机制,引导公民理性提出申请。从而推进建设一个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社会主义法治政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