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唐代宦官监军体制研究
【6h】

唐代宦官监军体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绪论

一、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以及主要观点

第一章 唐代宦官监军体制的背景

一、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

二、宦官势力发展与宦官监军设立

三、从御史监军到宦官监军

第二章 唐代藩镇监军使院的形成

一、为监军铸印

二、独辟府院

三、形成一定的职官体系

第三章 唐代宦官监军体制的实际运行

一、宦官监军权过节度

二、宦官监军的军事职能突出

三、宦官监军与中央关系密切

四、特殊名义下的“监军”

第四章 唐代宦官监军与藩镇节度使的关系

一、河朔藩镇监军与节度使的关系

二、宣武、昭义、忠武等藩镇监军与节度使的关系

三、其他藩镇监军与节度使的关系

第五章 唐代宦官监军体制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二、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后记

声明

展开▼

摘要

本文以唐代宦官监军体制为研究对象,共分五章,主要观点如下:第一,考察了唐代宦官监军体制的背景。唐代宦官监军体制的形成,与唐后期政治社会环境有关,特别是与藩镇割据的局面和宦官势力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第二,探讨了唐代宦官监军使院的形成。唐德宗贞元年间,监军置印,宦官监军开始体制化。宦官监军还在藩镇独辟府院,以监军使主之,其下有副使、判官、小使等若干僚属。监军体制有一定的职能分工,副使协助监军使处理日常事务,判官分监各地,小使上传下达,形成与节度使相对应的宦官监军体制。第三,论述了唐代宦官监军体制的实际运行。唐代宦官监军在实际运行中,缺乏明确的职能规定和相应的制约机制,地位往往凌驾于节度使之上,具有一定军事素养的宦官监军,军事职能也越发突显出来。宦官监军由朝廷任命,来自中央,去归中央,是联系中央与藩镇的桥梁,与中央关系密切。宦官也在地方以特殊名义担任“监军”,这些使职都是为应对藩镇割据局面而设置。第四,研究了唐代宦官监军与节度使之间的关系,以及宦官监军体制的影响。宦官监军与节度之间的关系,取决于宦官本身的力量和朝廷对于藩镇的控制程度,这也能从侧面反映出藩镇在唐朝后期的走向。而宦官监军在不同特点的藩镇中起着不同的作用,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我们应给予客观的评价。总之,笔者认为,唐后期形成了宦官监军体制,这对于维系唐后期的政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