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西安护城河“水”生态景观研究
【6h】

西安护城河“水”生态景观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 者论

1.1 研究课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护城河“水”生念景观研究的可行性

1.2.2 护城河“水”生态景观研究的必要性

1.2.3 护城河“水”生态景观研究的代表性

1.3 有关概念的界定

1.3.1 城墙、护城河

1.3.2 生态景观

1.4 国内外研究状况

1.4.1 国外研究状况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1.5.1 论文主要研究方法

1.5.2 论文主要框架

2 西安城墙与护城河功能、地位的历史演变

2.1 城墙与护城河在古代城市发展中的功能

2.1.1 传统的防御设施

2.1.2 其他辅助职能

2.2 城墙与护城河在现代城市发展中的功能

2.3 城墙与护城河在未来城市发展中的定位

2.4 本章小结

3 西安护城河现状及分析

3.1 基本状况

3.1.1 概况简介

3.1.2 外形轮廓

3.1.3 断面及构造

3.1.4 环境建设

3.2 生态问题

3.2.1 生态环境质量差

3.2.2 沿岸景观不协调

3.2.3 自然和人文结合欠佳

3.3 现状分析

3.3.1 场地分析

3.3.2 生态环境分析

3.3.3 沿岸景观分析

3.3.4 人群活动行为分析

3.3.5 交通分析

3.3.6 安全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西安护城河生态景观研究

4.1 护城河生态景观的发展状况

4.1.1 缘起和发展

4.1.2 衰落与修缮

4.1.3 重生与改造

4.2 生态景观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4.2.1 完整性原则

4.2.2 连续性原则

4.2.3 简约性原则

4.3 护城河滨水区生态功能定位

4.3.1 内城重要的生态调节枢纽

4.3.2 城市景观优化的核心要素

4.3.3 历史文化展示的重要场所

4.4 本章小结

5 西安护城河生态景观规划构想

5.1 水体生态工程修复

5.1.1 水质保护生态工程

5.1.2 “水生态”的存在价值

5.1.3 “水”生态系统构建

5.2 景观优化

5.2.1 精简绿化植被

5.2.2 优化亲水设施

5.2.3 增设景观照明

5.2.4 恢复河道通航

5.2.5 修建水景亮点

5.2.6 重塑外形轮廓

5.2.7 生态教育和文化展示

5.3 本章小结

6 护城河生态景观借鉴实例

6.1 韩国首尔清溪川

6.1.1 复原工程概况

6.1.2 城市景观近水环境设计

6.2 济南护城河

6.2.1 通航工程概况

6.2.2 景观规划设计

6.3 苏州南护城河

6.3.1 风貌保护区南门段概况

6.3.2 景观规划设计

6.4 本章小结

7 结语

7.1 总结

7.2 启示

7.2.1 生态景观学特征

7.2.2 景观设计手法

7.2.3 城市河道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西安明城墙及护城河是相互依托的整体。明城墙是西安古城的轮廓边界线,护城河是新老城的过渡地带,传承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延续生活方式,并构建城市特色。护城河滨水区域的生态系统保障城市生态结构的平衡,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及游憩的空间,为“皇城复兴”计划提供生态环境及有利条件。
   本论文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结合相关理论和方法(包括历史遗迹保护与改造,生态设计方法、生态修复等),参考和借鉴国内有关实例,阐述滨水区域生态景观研究的现状,以此作为西安护城河水生态景观探讨的理论依据。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从西安明城墙第三次“申遗”、“皇城复兴”计划、西安要建成“千万人口国际化大都市”、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等大的历史背景下出发,以历史遗迹保护和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入手,通过对西安明城墙与护城河功能、地位演变的历史回顾,把护城河现状及存在的生态问题作为调查对象,经过一系列的分析,根据护城河景观发展状况,提出针对性的景观设计原则和生态功能定位,并结合国内外滨水区(包括护城河)景观设计比较成功的几个实例,就生态景观建设的两个方面(即水体生态工程修复与景观设计优化)作出设计构想,尝试提出可行的具体措施,使得护城河真正在保持历史风貌的前提下焕发新的生机,能够适应现代及未来城市发展的需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