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TiO2结构调控和表面修饰对VOCs光催化降解性能的研究
【6h】

TiO2结构调控和表面修饰对VOCs光催化降解性能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1研究背景

1.2 VOCs污染控制技术

1.2.1分离法

1.2.2转化法

1.3光催化氧化的基本原理

1.4 VOCs光催化氧化中的问题

1.5影响光催化性能的因素

1.5.1相对湿度

1.5.2气流速度

1.5.3紫外光强度和类型

1.6光催化剂的改性

1.6.1金属掺杂氧化钛

1.6.2非金属掺杂氧化钛

1.6.3构建复合半导体

1.7选题意义以及研究内容

2.1试剂与药品

2.2催化材料表征手段

2.2.6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iffuse Reflectance Spectrum)

2.2.10光电流测试

2.3光催化剂对甲苯的光催化氧化测试

2.4标准曲线

第三章Pd在片状TiO2上不同修饰方法对其降解甲苯活性的影响

3.1引言

3.2催化剂材料的制备

3.2.2光催化法制备Pd/TiO2

3.2.3制备Pd颗粒

3.2.4光诱导法制备Pd/TiO2

3.3结果与讨论

3.3.1对的样品进行表征

3.3.2制备的光催化剂对甲苯降解性能的研究

3.3.3样品对甲苯进行光催化降解的原理

3.4本章小结

第四章金属有机模板制备碳负载的多孔氧化钛对甲苯的降解研究

4.1引言

4.2催化剂材料的制备

4.2.1材料制备过程

4.3结果与讨论

4.3.1催化剂的结构与表征

4.3.2碳修饰的多孔TiO2对甲苯降解活性的探究

4.3.3碳修饰的多孔TiO2对甲苯降解活性的机理的探究

4.4本章小结

第五章Pd在多孔TiO2孔道内修饰对VOCs的降解的研究

5.1引言

5.2催化剂材料的制备

5.2.2 Pd/TiO2制备过程

5.3结果与讨论

5.3.1催化剂的结构与表征

3.2 Pd修饰的多孔氧化碳对甲苯降解活性的探究

5.3.3 Pd修饰在多孔TiO2孔道内对VOCs的降解机理

5.4本章小结

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研究成果

声明

展开▼

摘要

光催化氧化是一种用于去除室内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的极具前景的技术。二氧化钛(TiO2)因其成本低,高稳定性和优异的光催化能力而被广泛应用在清除气相污染物方面。然而考虑到TiO2光激发产生的电荷寿命较短和禁带宽度较宽(需要紫外光(UV)激发),导致其无法完全满足所需实际要求。已经研究和报道了许多对TiO2的改性方法,负载或掺杂不同的金属或者非金属,调控TiO2晶面(暴露活性位)以及与其他半导体复合。这些技术可以降低TiO2的电子-空穴复合率,增大TiO2的光吸收范围。但是针对VOCs的降解不仅需要提高电子-空穴的分离效率,还需要考虑到光催化剂对VOCs吸脱附的性能。因此我们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 (1)我们使用喷雾干燥法制备暴露{001}与{101}晶面片状TiO2,通过对前躯体烧结温度的调节得到了具有最佳活性的片状TiO2。我们使用不同的方法将Pd负载在TiO2的{101}晶面上。光还原法:TiO2在紫外光照射下产生的电子会富集在{101}晶面,这使得Pd金属离子会被{101}晶面上的电子还原并锚定在上面。光诱导法:制备的Pd(3-5nm)颗粒上带有显正电性的氨基,这会使得Pd颗粒与富集了电子的{101}晶面发生异性相吸。制备Pd颗粒就可以选择性的负载到{101}晶面上。通过对比两种制备方法,得到一种最优的Pd金属的负载方式。光诱导法使得Pd颗粒在负载过程中不再长大(因为颗粒尺寸在一开始已经固定),充分的利用了贵金属转移电子的能力,提高了电子,空穴分离效率。为未来的贵金属对载体的特定修饰提供了可行的思路。 (2)我们通过调节Ti-MOF(MIL-125)的焙烧方法,得到了碳负载的多孔结构TiO2。MOF在焙烧的过程中会将有机物转变成碳原位负载到孔道中多孔TiO2的过程中,碳可以原位生长在孔道内。并且碳在孔道内部的负载量呈现阶梯式,随着孔道加深,碳的负载量逐渐增多。这种负载方式更有利于对甲苯气体的吸附及扩散。将其与P25以及商业的TiO2(锐钛矿相)进行活性比较,发现其活性远远高于两者,并且具备良好的稳定性。 (3)以MOF作为模版,构建一个由C、Pd、TiO2组成的光催化剂。Ti-MOF经过氩气在700℃焙烧后表面会留有大量的碳,并且得到的多孔TiO2保持着Ti-MOF的宏观结构,其内部和表面残留大量的碳可以很好的吸附甲苯气体污染物。再将Pd颗粒负载到TiO2的孔道内,通过对比试验证明Pd负载到孔道内比在表面拥有更好的光催化降解甲苯的活性。这是因为Pd在表面不利于催化剂对甲苯的吸附,无法充分利用多孔氧化钛的内部孔道和碳对甲苯经行吸附。并且Pd在表面会堵塞孔道,不利于催化的进行。Pd颗粒在孔道内会增强金属和载体之间的接触,缩短电子传输距离。极大的促进催化反应的进行,为未来气相催化的材料设计提供了思路。

著录项

  • 作者

    葛浩;

  •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
  • 学科 工业催化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卞振锋;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TiO2; 结构调控; 表面修饰; VOCs;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