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陕西军工类研究所研发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评价
【6h】

陕西军工类研究所研发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论文内容与框架

1.2.1 论文内容

1.2.2 论文框架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研发人力资本的相关定义

2.2 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评价

2.2.1 一般人员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评价

2.2.2 研发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评价

2.3 评价方法

2.3.1 层次分析法

2.3.2 模糊综合评价法

2.3.3 BP神经网络

3 陕西军工类研究所研发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评价指标选取

3.1 陕西军工类研究所研发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调研

3.1.1 调研对象及方法

3.1.2 调研过程

3.2 陕西军工类研究所研发人力资本投资收益指标体系的构建

3.2.1 陕西军工类研究所研发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评价指标体系设定原则及思路

3.2.2 陕西军工类研究所研发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评价指标体系

3.3 本章小结

4 陕西军工类研究所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评价模型构建

4.1 建立陕西军工类研究所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评价模型

4.1.1 设置陕西军工类研究所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评价模型的参数

4.1.2 陕西军工类研究所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评价模型的训练与仿真

4.1.3 陕西军工类研究所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评价模型的GUI设置

4.2 实例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结论

5.1 主要研究工作

5.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声明

附录

展开▼

摘要

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评价是企事业单位关注的热点问题。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评价包括一般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评价和研发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评价,而研发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评价主要涉及普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以往的研究中,未关注高新技术企业中的军工类研究所研发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评价。针对以往研究的不足,本文提出陕西军工类研究所研发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评价指标,并构建陕西军工类研究所研发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评价模型,及对其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给予评价。
  本文中研发人力资本的主体主要指陕西军工类研究所科研部门的研发人员与技术人员所拥有的人力资本。本文以陕西军工类研究所研发人员和技术人员为研究对象,在对陕西省二十五家研究所进行实地调研之前要详细了解陕西军工类研究所的相关资料,在随后的实地调研中详细地了解陕西军工类研究所的研发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现状,收集有关建立陕西军工类研究所研发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相关数据,并通过设计和发放问卷对指标体系进一步确定,最终确定陕西军工类研究所研发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BP神经网络构建陕西军工类研究所研发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评价模型;最后,从调研数据样本中选取3家样本数据来对研发人力资本投资收益模型进行验证与分析来评价人力资本投资收益。本文旨在为科学评价陕西军工类研究所研发人力资本投资收益提供理论依据。论文的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
  提出陕西军工类研究所研发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评价指标体系。第一,收集和研读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相关文献资料,对已有一般员工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评价和研发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评价研究的共性与和个性给予分析、归纳,尝试提出一级指标与二级指标;第二,通过走访25家军工类研究所,在访谈和咨询相关员工对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评价指标选取的意见基础上提出三级指标;第三,根据指标设计问卷并发放问卷进行调研,进行问卷信度、效度分析,确定最终指标体系。最终指标体系由2个一级指标(收益指标、投资成本)、12个二级指标和31个三级指标构成。
  构建陕西军工类研究所研发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评价模型并给出计算方法。首先,使用BP神经网络构建陕西军工类研究所研发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评价模型。在构建模型过程中,所需数据是通过发放问卷得到的(25家研究所共发放50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有443份);其次对收集到的22家军工类研究所数据对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以使实际输出结果和期望结果之间的误差达到0.001;最并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学习和仿真对模型进行有效性验证;最后用3家军工类研究所的收集数据对本文构建的评价模型进行实例分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