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DHA-1型质粒AmpC酶的研究
【6h】

DHA-1型质粒AmpC酶的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本课题通过对DHA-1型质粒AmpC酶耐药性分析,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病例回顾来较为全面的了解DHA-1型质粒AmpC酶的耐药谱,传播特征及其菌株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同时对DHA-1基因表达的调控基因ampR和ampD进行检测及克隆测序,并进一步研究重组子的表型特征。 方法: 1,收集产DHA-1型质粒AmpC酶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感染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病例组间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和抗生素前期应用情况等风险因素。 2,微量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及测序确定DHA-1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基因型。 3,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调查产DHA-1型质粒AmpC酶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同源性。接合实验验证耐药基因的传递性。 4,质粒酶切图谱比对研究携带DHA-1基因质粒的播散情况。 5,Southern blot进行DHA-1基因的定位,同时确定其所在片段大小。 6,对DHA-1型质粒AmpC酶的ampR及ampD基因进行PCR扩增及测序,比对AmpR蛋白与摩根摩根菌的AmpR蛋白,将ampR基因和ampC基因同时克隆入pUC19载体,测定重组子的MIC。 结果:临床资料分组比对后发现,不同病例组间的年龄,性别和基础疾病等风险因素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前期应用三代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在仅产AmpC酶和同时合并产ESBL的组间比较时有显著性差异。多数产DHA-1型酶的细菌呈多重耐药,并有一株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RAPD和质粒酶切图谱分析表明DHA-1的流行是由克隆传播和质粒播散共同作用造成的。8株DHA-1型质粒AmpC酶菌株接合成功。Southern blot实验证明DHA-1编码基因位于质粒上,杂交片段为6-8KB。肺炎克雷伯菌与大肠埃希菌中扩增测序的AmpR与其起源的摩根摩根菌的AmpR蛋白进行比对,发现在229位(L-Q)和273(A-T)出现氨基酸序列的改变。 结论:产DHA-1型质粒AmpC酶菌株感染者与CMY-2型感染者临床特征相似。仅产AmpC酶与同时合并产ESBL在前期应用抗生素方面有显著差。DHA-1型质粒AmpC酶的流行是由克隆传播和质粒播散共同作用造成的。对ampR基因与ampC基因克隆测序发现,相对于DHA-1型AmpC酶起源的摩根摩根菌而言,AmpR蛋白存在229位(L-Q)和273(A-T)的改变。

著录项

  • 作者

    李卿;

  •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

  • 授予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
  • 学科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蒋燕群;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516.02;
  • 关键词

    DHA-1型; 质粒; AmpC酶;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