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完善互联网信息安全保障机制的思考
【6h】

完善互联网信息安全保障机制的思考

代理获取

摘要

互联网从20世纪发展以来,已经演变为重要的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并已经全面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由此引发的信息安全问题关系到国家的主权和公众的利益,涉及众多公共政策甚至国家安全。无法律、无国界、无法管制是互联网最初发展的三大特征,目前互联网信息安全的监管在世界范围内还都是一个难题,相关的技术与产品大多是基于网络安全的管理应用,无法满足信息安全监管的需要。互联网领域一直处于私营部门主导,反对政府介入的状态。直到2003年,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第一次提出互联网治理问题应由政府主导,在联合国框架下建立合法、权威的国际治理体系,互联网的治理才开始受到关注。 目前我国互联网信息安全治理的政策研究极少,没有现成的理论模式,主要借鉴和引用国外的研究成果。而政府和社会对互联网信息安全的需求却极高,迫切需要在互联网信息安全方面开展深入的研究,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保障机制。所以,如何完善互联网信息安全保障机制,提出相应的对策,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研究立足于公共物品的概念对互联网进行分析,提出互联网的治理制度应该确保主要的互联网标准能够作为全球公共物品来保护,互联网治理的首要任务就是保护互联网的信息安全。通过分析当前我国互联网信息安全保障机制存在的弊端,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运用新公共管理的治理理论,从互联网治理的模式和方法入手,全面系统地提出建立互联网信息安全保障机制的基本途径。从政府责任、立法、管理机构、技术手段、道德规范和建立国际监管体系六个方面提出互联网信息安全保障机制的对策。

著录项

  • 作者

    罗亮;

  •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

  • 授予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
  • 学科 公共管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何显明;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TP393.08;
  • 关键词

    互联网; 网络安全; 信息安全; 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