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下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治疗研究
【6h】

下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治疗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下颌骨粉碎性骨折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颌间固定(IMF),目的是保存骨折片上血供,目前学者们提倡并使用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该疾病治疗较为复杂,术后并发症较多,治疗方法存在争议,国内相关文献仅限于简单的病例报道。 目的: 总结下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对各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及治疗结果作出分析。 方法: 回顾性研究中,收集03,01~07,12收治的60例下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的年龄、性别、受伤原因、合并损伤、骨折的部位及数目、游离骨折片数目、治疗方法、并发症、术后处理等信息。临床病例研究中收集08年作者参与治疗的18例下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一般及临床信息,详细治疗信息、随访信息进行分析。运用标准描述性统计方法对以上所得的数据作出分析。 结果: 交通事故伤为下颌骨粉碎性骨折的首要致伤原因,男性青壮年构成了发病的主要人群,颏部为第一好发部位,常为高能量外力作用下的直接骨折。骨折常合并全身严重损伤需要治疗,手术距受伤时间被延长。手术进路选择根据骨折的部位、范围、术者的经验等因素综合确定。下颌运动受限、咬合错乱、面部畸形是下颌骨粉碎性骨折的主要表现。直接复位和固定、截骨复位以及植骨均是不同类型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下颌骨粉碎性骨折的常用治疗方法是ORIF,固定材料有重建钛板、微型钛板、钛网等,IMF逐渐成为手术治疗的辅助手段。 结论: 下颌骨粉碎性骨折治疗复杂。IMF作为传统治疗方法,仅适用于骨折无明显移位的患者,ORIF是目前提倡的广泛应用的治疗方法。下颌骨粉碎性骨折固定要求完全负载固定,以重建钛板作坚固固定是目前最常用治疗方法。以往术者多采用Mini-plate+IMF,克服了IMF时间过长的缺点,操作简便,固定可靠,易被一般的术者掌握。两种方法均存在其优点及不足,手术方式也取决于术者的操作经验等因素。相同的患者是否可以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有待于病例随机对照试验来证实。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