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儿童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治中的应用
【6h】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儿童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治中的应用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儿童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 IE)死亡率高,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本研究分两部分:(1)分析儿童IE临床特点的变化,探讨儿童IE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2)探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经手术治疗的IE患者的心内膜组织标本中病原菌的方法,提高IE病原检出率,探讨分子生物学方法在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原学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1)回顾性总结近10年(1999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76例IE患儿的临床资料,就超声、血培养、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等做一分析。(2)搜集12例临床确诊为IE患者的血标本及心内膜标本,分别进行培养和脱氧核糖核酸抽提、PCR扩增及测序,12例IE心内膜标本的PCR结果与血培养结果对照。 结果:(1)IE患儿(76例)占同期住院患儿总数的0.86‰。,其中71例合并先天性心脏病,IE临床表现中最常见的仍然是发热(90.8%)。心脏多谱勒超声发现赘生物48例,检出率63.2%,2004年后赘生物检出率较2003年前赘生物检出率明显提高(P<0.05)。血培养阳性38例,阳性率50%,血培养阳性率2006年后较2005年前增高(P<0.05)。IE中位居前3位的病原是:草绿色链球菌(57.9%)、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8.4%)、金黄色葡萄球菌(13.2%)。76例患儿治愈51例,12例单纯接受抗生素治疗获痊愈,39例经抗生素联合外科手术治疗获痊愈,病死 7例,血培养阳性者的预后显著优于血培养阴性者(P<0.05)。(2)手术治疗IE中12例患者的赘生物经分子生物学检测病原,其中11例IE患者心内膜标本的分子生物学结果为阳性,与相对应的8例阳性血培养结果比较,7例PCR结果与血培养结果一致。 结论:(1)先天性心脏病是儿童IE最主要的易患因素,心脏赘生物检出率与血培养阳性率逐年增高,儿童IE的病原菌仍以草绿色链球菌最常见,但先心术后罹患IE者与术前罹患IE者的致病菌谱发生了变化,提高血培养的阳性率可以改善IE的预后。(2)PCR方法是一种快速、灵敏、可靠的诊断病原菌的方法,适用于血培养阴性、生长缓慢或鉴别困难的细菌感染的、符合手术指征IE的病原学诊断,有利于指导手术后抗菌药物的应用及提高IE的最终治愈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