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网络政治监督现象研究——以网络反腐为例
【6h】

中国网络政治监督现象研究——以网络反腐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1. 研究缘起

2. 研究目的

3. 文献综述

4.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概念厘定与基本理论

1. 网络政治监督及其相关概念

1.1 政治监督、舆论监督与网络舆论监督

1.2 网络政治监督

2. 网络政治监督的理论基础

2.1 网络社会与数字化生存理论

2.2 公共舆论理论

2.3 公共空间理论

2.4 网络民主理论

第二章 中国网络政治监督的发展历程

1. 网络政治监督的雏形阶段

2. 网络政治监督的逐步发展

3. 网络政治监督的迅速扩展

4. 网络政治监督的深层爆发

第三章 中国网络政治监督的实证案例

1. 网络反腐情况概述

2. 网络舆情指标体系简介

3. 经典反腐案例及其理论分析

3.1 网络社会视角下的周久耕案

3.2 公共舆论视角下的董锋案

3.3 公共空间视角下的周良洛案

3.4 网民对腐败问题的认识调查与网络民主

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网络政治监督的价值

1. 促进公民政治监督参与

2. 推进我国反腐倡廉工作

3. 提升政治监督机制效能

4. 促进我国政治民主建设

第五章 中国网络政治监督的隐患

1. 数字鸿沟使得网络政治监督参与不均衡

2. 网民监督行为失当导致网络秩序混乱

3. 议程设置的失效致使政府监控能力下降

4. 网络潜在无政府状态风险威胁政治稳定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一:回复机制实验——实验报告

致谢

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

展开▼

摘要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迅速发展,近年来,中国网络对现实政治的反作用越来越明显,其中网络政治监督的良性运转已经成为我国政治监督制度一大亮点,且正在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学术热点,中国网络政治监督现象的重要性要求不得不加强该领域的研究。本文致力于通过系统、全面的梳理中国网络政治监督现象,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从理论角度探索解读该问题。文章从结构上分为如下几部分。首先,辨析监督、政治监督、网络监督、网络政治监督等基本概念,介绍研究网络政治监督的基础理论;其次,结合观察法与文献研究,回顾我国网络政治监督的发展历程;然后,通过“网络舆情指标体系”视角数量化分析网络反腐,从而归纳出网络政治监督的表现形式与一般特征;最后,结合学术界研究,辩证的看待网络政治监督这一现象,分析其对中国民主政治的意义与价值,同时深挖其存在的缺陷、不足等需要提高警惕的问题。作为该问题的初步探索,抛砖引玉,希望本文提出的观点引起学术争鸣,进一步繁荣中国网络政治监督现象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