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语法竞争模型的上古汉语OV和VO词序演变研究
【6h】

基于语法竞争模型的上古汉语OV和VO词序演变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上古汉语中的代词宾语前置现象在语法系统中较为特殊,历来受学者们关注。自晚清以降,著名学者在其著述中时有论及.总结过去半个世纪以来的相关研究,我们认为,对该现象的探讨大致可以分成以下两种基本途径:传统的描述型研究和当代的解释型研究.前者侧重于对相关现象详加描述,而后者则运用当代西方语言学理论,从不同的角度试图对上述现象加以解释.鉴于当代解释型研究仍存在诸多困难和不足之处,本文尝试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研究上述现象,采用历史句法学中的变体主义路径.该路径采纳生成语法的基本理论,以原则与参数理论作为理论框架,在历史句法学领域,该路径以A.Kroch提出的语法竞争模型而著称.与同类研究相比较,本文试图从新的角度来探讨上述词序变化现象.我们的研究以下述步骤逐步展开.
   在第二章,我们的论述侧重于本研究的科学哲学基础.其主要议题是为何我们可以展开上古汉语中的词序变化研究.该问题的答案构成了本文的科学哲学基础。实证研究表明,从进化的角度来看,语言机能(FL)在较近时期形成,且一直处于稳定状态。这意味着人类语言基本特征自其突生以来,处于一种不变的状态之中.从历时研究的角度来看,这意味着本文的研究是建立在坚实的科学哲学基础之上.由此,我们推断,OV和VO词序的变项共存现象,乃至OV词序的最终消失,必然是参数变化的结果。
   在第三章,我们侧重探讨本研究方法论中的一些核心问题.对历时研究中形式路径的共同问题,我们尝试从下述四个方面加以改进:在最简方案的框架内更新参数值的内容;明确参数变化得以发生的原因;选择相对理想的学习者(STL);明确历时参数化的机制.相应地,我们可以同时明确本研究中的下述基本议题:OV和VO词序的变项共存现象反映了对立参数值的设置;DP领域的相关变化必然源于外部影响;学习者在词序变化的解释中应占据相应的位置;STL将在复杂性等级中选择相对简单的一方.
   在第四章,我们认为,传统路径在描述上述词序变化过程中所呈现的缺陷和困难,并非偶然现象,而是源于其实际研究方法。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语法竞争模型能够成功避免上述问题。该模型的实证基础是恒定比率效应(theCRE).该效应的发现显示了当代技术手段和相关量化方法在实际研究中的重要性。在理论层面,句法上的变项共存现象对应于对立参数值的设置.针对该模型中形式方法所共有的问题,我们根据上一章历时理论框架加以修正.通过上述努力,该模型可以视为研究上古汉语词序变化的理想工具.
   在第五章,对照语法竞争模型的相关要求,我们使用大型历史语料库收集相关数据.该库由北大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所创建,本文使用其上古汉语部分.根据从该库中所收集的相关数据,我们得到下述规律性现象:三条S-形曲线;这些曲线呈大致平行关系;VO的使用比率呈缓慢上升趋势;VO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频率呈现出规律性的差异.上述现象清楚显示,在上古汉语的词序变化过程中,出现了恒定比率效应,这意味着该过程出现了语法竞争现象,从而也证实了我们前面的相关判断.
   在第六章,我们尝试在语法竞争模型的框架内解释上述现象.我们的论述在下述背景下进行:甲骨文代词系统的基本特征(实证背景)和最简方案中的DP假说(理论背景).当下的实证研究显示,在上古汉语的初始阶段,代词系统处于调整过程当中.从抽象的层面看,作为完整的语法范畴,调整前的代词系统和调整后的代词系统代表了DP领域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语法选项.前者是语法复合体,因为它们同时实现较多的语法功能,因而是强势代词.相比较而言,后者同时实现较少的语法功能,是弱势代词.在上古汉语初始阶段,强势代词占据主导地位,其表现形式是三种不同语境中表面词序上压倒性的OV型式.在代词系统的调整过程中,弱势代词渐次出现,情况开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从某些特定的言语社区开始.从理论的角度来看,在DP领域内,强势代词和弱势代词并存自然形成一个参数,特征多寡是对应的参数值,由此则产生一种竞争态势.根据习得原则和复杂性等级,学习者在习得过程中倾向于选择弱势代词,由此则导致相关的参数变化,表现为表面上的VO词序,变项共存现象由此出现.自此,VO词序与占主导地位的OV词序产生竞争。随着外部语言中V0词序句子的不断增多,语言环境越来越有利于新型式被习得.这反过来不断降低旧参数值被选择的机率,表现为表面语言上0V词序的不断消失.
   总体上看,就历时句法学领域而言,本文代表了在一种新理念下对上古汉语词序变化研究的最新探索.这清楚体现在哲学基础、基本理论和实证方法等诸多方面.本研究也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但在语法竞争模型的框架内,我们不但初步实现了系统而连贯地解释上述语言现象的目标,而且也得以避免同类研究中的诸多缺陷.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