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树突状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发病机理研究
【6h】

树突状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发病机理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树突状细胞是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是连接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重要桥梁,其中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是IFN-α天然产生细胞,具有重要的抗感染和免疫调节作用。MicroRNA(miRNA)是近几年发现的主要起负反馈调作用的小分子。本研究旨在探索miRNA pDC分泌IFN-α中的调控机制,进而进一步阐明pDC在SLE发病过程中的可能机制。
   方法:磁珠分选方法分选出纯度较高的pDC,予以TLR7刺激活化pDC;应用Applied Biosystem公司低密度芯片分析、比较SLE患者和正常人pDC miRNA表达谱的差异;筛选出刺激前后有显著变化的miRNAs,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双荧光报告基因系统、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等方法研究其参与pDC分泌IFN-α的分子机制;应用流式细胞分选术分选狼疮鼠的pDC,予以TLR9刺激活化,比较狼疮鼠和对照鼠C57/BL6分泌IFN-α的差异。
   结果:磁珠分选获得的pDC纯度≥95%,TLR7刺激4h后pDC合成IFN-αmRNA的水平达到高峰;正常人pDC在TLR7刺激活化后诱导表达的miRNAs数目增加4倍左右,而SLE患者pDC基础状态表达的miRNAs数目要比正常人pDC基础状态表达的miRNAs数目增加约2倍,提示SLE外周血pDC存在一定程度的活化。在pDC活化后表达水平显著增加的miRNAs中包括has-miR-155*和has-miR-155,进一步分析显示pDC活化早期has-miR-155*显著增加,4h后表达迅速下调,与IFN-αmRNA表达水平一致,而has-miR-155表达则活化后期增加明显。miRNA调控靶基因提示has-miR-155*的靶基因为IRAKM,进而促进pDC分泌IFN-α,而has-miR-155则作用于TAB2,起着负向调节pDC分泌IFN-α的作用,通过这一组miRNA的精细调控来避免机体免疫系统过度活化。pDC活化诱导产生的KHSRP是导致has-miR-155*和has-miR-155表达水平成反向的主要分子机制。狼疮鼠脾脏pDC占全脾脏细胞的比例要比正常对照鼠高,其分泌IFN-α的能力也高于正常对照鼠。狼疮鼠脾脏pDC的TLR7、TLR9的表达要比正常小鼠高,可能是在CpG刺激后狼疮鼠脾脏pDC分泌更多的IFN-α的原因之一。
   结论:miRNAs参与pDC分泌IFN-α的调控,pDC狼疮在发病机制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