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不同临床转归中病毒全长基因组准种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6h】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不同临床转归中病毒全长基因组准种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一、引言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综述乙型肝炎病毒特性对重型肝炎发病机制的影响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不同临床转归中HBV 全长基因组准种特点和突变情况等及其可能的临床意义。
   方法:41例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BV 感染者纳入本研究,分为急性乙型肝炎组(AHB, 10 例)、慢性HBV 携带组(ASC, 10 例)、慢性乙型肝炎组(CHB, 11 例)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CSHB, 10 例)。收集患者外周血血清,抽提HBV DNA,PCR 扩增全长基因组后克隆、测序。每例患者获得14-16 个序列,并进行HBV 全长基因组、多片段[大/中/主蛋白编码序列, 核心启动区(CP), C、X、P 基因和rt 区]的准种异质性分析及相关基因突变统计等生物信息学分析。
   结果:共获得619 个HBV 全长基因组序列。AHB、ASC、CHB 和CSHB 组间基因型构成无统计学差异。准种异质性上,CHB 组和CSHB组无显著性差异;ASC 组和CHB 组、ASC 组和CSHB 组相比,多个基因的异质性小于后两者;而AHB 组和其余三组比较,准种异质性最小。CSHB 组内死亡患者的中/主蛋白编码序列的准种复杂度明显高于好转患者(P 均<0.05)。四组患者的G1896A、T1753C、A1762T、G1764A、C1766T突变率显著不同,均是CSHB 组>CHB 组>AHB 组>ASC 组。AHB 组和CHB 组各有2 例患者发现单个位点的拉米夫定相关补偿性耐药突变,突变位点为rtT128P、rtV173L、rtW153Q。CHB 和CSHB 组中观察到C 基因的核苷酸缺失,其中CSHB 组患者发生较长片段的框移突变,而AHB 和ASC 患者未发现C 基因的缺失或插入变异。
   结论:慢性感染比急性感染具有更宽的HBV变异谱系,慢性感染中免疫清除期比免疫耐受期具有更宽的HBV 变异谱系,随着病情的加重,HBV 的准种越趋向于复杂,HBV 的准种异质性与病毒感染的时间及免疫压力有关。病情严重者中,与病毒复制和核心抗原表达改变以及免疫逃逸相关的HBV基因突变较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