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裂纹尖端疲劳塑性区研究
【6h】

裂纹尖端疲劳塑性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意义及现状

1.2循环塑性基本理论

第二章 循环塑性本构模型

2.1循环塑性基本模型

2.2线性硬化准则

2.3非线性硬化准则

2.4 Jiang的模型(JS模型)[35-39]

第三章 不同的裂纹尖端塑性区理论比较

3.1裂纹尖端塑性区理论基础

3.2基于应力强度因子的塑性区理论

3.3 Jiang和Kurath循环塑性区理论

第四章 多种因素对塑性区大小的影响

4.1有限元模型及建模

4.2塑性本构模型

4.3裂尖单元尺寸的影响

4.4几何非线性的影响

4.5载荷比的影响

4.6循环塑性本构模型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塑性区大小是疲劳断裂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本文运用数值方法,考察了不同塑性本构模型、有限单元尺寸、几何非线性、载荷比等参数对于裂纹尖端疲劳塑性区大小的影响。结果发现除塑性本构模型外其他参数对于裂纹尖端疲劳塑性区大小影响不大。同时对Ⅰ、Ⅱ型混合裂纹在多轴非比例载荷下给出了由Jiang和Kurath定义的疲劳塑性区,由于其定义与应力强度因子无关,可以适用于复杂疲劳载荷下的混合型裂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