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胃食管反流病伴或不伴食管损伤与食管动力及酸反流的关系及海藻酸混合物对其作用的研究
【6h】

胃食管反流病伴或不伴食管损伤与食管动力及酸反流的关系及海藻酸混合物对其作用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 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胃食管反流病伴或不伴食管损伤与食管动力及酸反流之间关系的研究

资料与方法

结 果

讨 论

结 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海藻酸混合物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食管动力和食管酸反流作用的研究

资料与方法

结 果

讨 论

结 论

参考文献

脂肪胰的临床表现和研究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胃食管反流病(GERD)伴或不伴食管损伤患者之间食管动力和酸反流时间的特点与差异。
  方法:对符合GERD诊断标准的25例受试者行胃镜检查,随后进行高分辨率食管测压检测,并记录进食反流餐后4小时的食管pH值变化。比较两组患者之间食管动力和餐后食管酸反流时间有无差异。将受试者根据DeMeester评分≤14.2分或>14.2分分为非酸反流组和酸反流组,分别比较两组的食管动力学指标变化。
  结果:食管损伤组和非损伤组之间LES压力基础值(25.57±9.56mmHg vs21.33±11.53mmHg,P=0.72)、LES压力残余平均值(9.70±4.01mmHg vs9.69±3.70mmHg,P=0.72)、食管蠕动传播速度(3.17±1.13cm/s vs4.17±1.06cm/s,P=0.76)、收缩幅度(41.10±22.53mmHg vs72.07±39.64mmHg,P=0.21),以及LES上缘上5cm处的食管pH<4的时间(50.2±29.6min vs25.8±42.0min,P=0.45),pH<5的时间(77.2±42.1min vs52.7±66.3min,P=0.32)和pH<4的DeMeester评分(42.0±25.1 vs20.7±30.4,P=0.71)均无显著性差异。非酸反流组和酸反流组之间的LES压力基础值(20.91±9.02mmHg vs23.19±13.12mmHg, P=0.24)、LES压力残余平均值(8.90±3.47mmHg vs10.14±3.95mmHg, P=0.68)和食管蠕动传播速度(3.72±1.34cm/s vs3.97±0.91cm/s,P=0.20)亦均无显著性差异。但是,非酸反流组的收缩幅度(43.74±18.64mmHg vs79.35±43.40mmHg,P=0.01)明显强于酸反流组。
  结论:GERD患者的LES压力及食管酸反流程度与是否存在食管损伤之间并无明显关系,但是存在食管酸反流的GERD患者吞咽时食管蠕动波的收缩幅度显著低于非酸反流性GERD患者,提示食管酸廓清能力可能和食管酸反流有关。
  目的:研究海藻酸混合物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食管酸反流的作用。
  方法:对符合GERD诊断标准的25例受试者行胃镜检查,随后进行高分辨率食管测压检查,完成测压后留置食管pH测定导管,进食反流餐,餐后30min随机服用海藻酸混合物或安慰剂20ml,记录服药后4小时的食管pH值变化。受试者服用海藻酸混合物,每天四次,每次20mL,7天后再次服用反流餐,餐后30min服用不同的药物,对受试者服药后食管酸反流的情况进行自身对照。根据受试者内镜下是否有食管损伤表现将其分为GERD伴食管损伤组和非损伤组,分别比较两组的食管酸反流情况。
  结果:服用海藻酸混合物后与服用安慰剂相比1小时内pH<4的次数(0次 vs4次,P=0.004)和pH<5的时间百分比(0.05% vs13.25%,P=0.02),4小时内食管pH<4的时间百分比(0.5% vs5.45%,P=0.04)、pH<4的次数(4.5次 vs12次,P=0.03)、pH<4且持续时间至少5分钟的次数(0次 vs0次,P=0.0001)、pH<4的最长时间(0min vs3.5min,P=0.0001)和pH<4的DeMeester评分(2.75 vs17.0,P=0.0009)均有显著性差异。服药后1小时的pH<5的次数(1次 vs7.5次,P=0.10),服药后4小时的pH<5的次数(9次 vs19.5次,P=0.42)、pH<5的时间百分比(2.25次 vs10.8次,P=0.69)无显著性差异。食管损伤组与非损伤组间仅服药后4小时内pH<4的次数(P=0.02)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余检测值皆未发现明显差异。
  结论:海藻酸混合物可明显减少GERD患者食管pH<4的次数和持续时间,但是不能显著减少患者食管pH<5的次数和持续时间。无论GERD伴或不伴食管损伤,使用海藻酸混合物的效果无明显差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