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佛学思想观照下的当代企业家心灵建设
【6h】

佛学思想观照下的当代企业家心灵建设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佛教与当代企业

1.1佛教思想通义

1.2论佛教与企业管理的相似性

1.3当代企业的愿景与转型

第二章当代企业家心理状况调查与分析

2.1当代人的普遍心理状态

2.2作为实力阶层的企业家

2.3关于企业家心理状况的抽样调查评述

第三章 佛教思想与企业家心灵建设

3.1“色空”观念对于企业家认识世界的作用

3.2行业竞争力结构分析

3.3“心念”问题对于企业家实践行为的影响

3.4“慈悲”意识对于企业家人格力量的塑造

第四章佛教修行方式在企业家修证实践中的运用

4.1六度菩萨行

4.2问题提出

4.3四谛义

4.4四念处

第五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佛教自释尊创立迄今两千五百五十五年,其影响范围早已由古印度远播世界,教派林立,信徒继踵。仅汉传佛教便有八大宗之说,根据最新统计,中国持佛教信仰者约占人口总数的18%左右,可谓人数甚众。佛教虽分教派,但其核心价值及根本精神是一致的,佛教文化、建筑体式及生活律仪亦颇多相似。质而言之,无论从形式或是内容上看,佛教内部仍然保持着高度的统一性。而这种内部的统一性与佛教思想的活性因子对于当代企业建设颇具借鉴意义。更为重要的是,源远流长的佛教思想中留存下来的许多可贵观念,对于现代企业家的心灵建设更是助益颇深。
  本文谨从佛教长期以来对于四众心灵建设的作用引入,从佛教与企业内部建设的相似性出发,论证以佛教思想助益企业家心灵的可能性。又从企业家心理特征本位出发,分析其所需的心灵建设应具有的特殊方式。而后结合佛教思想之长与企业家心灵建设所需之切,在主体部分详细论述四个对应层面的企业家心灵建设问题。它们分别是:“色空”观念对于企业家认识世界的作用,“当下”思想对于企业家时间观的突破,“心念”问题对于企业家实践行为的影响以及“慈悲”意识对于企业家人格力量的塑造。
  而在具体的修行方式上,我们提倡将大乘佛教中的六度菩萨行、四无量心、四谛义、四念处等传统的修证菁华运用到企业家的心灵建设上,切实从思想和实践两个方面对企业家的身心灵能量进行正面积极的有效提升。帮助当代企业家进行心灵建设不仅体现了“人间佛教”的利他思想,而且也借由企业家这一实力群体的心理建设以期发挥更为广泛的影响。如其心灵得到成长与超越之后,对于家庭、客户、员工等其他社会人士的心理辐射;甚至通过其心灵建设,在企业经营、转型过程中提供格局远大、心量具足的行为范式。总而言之,对于其心灵建设问题进行理论与实践上的可行性探讨,对于促进整个社会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亦是目前社会中亟待得到关注与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