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洋山保税港区转型为自由港关键问题研究
【6h】

洋山保税港区转型为自由港关键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2 自由港

2.1 自由港概述

2.3 世界著名自由港

3 保税港区

3.1 保税港区概述

3.2 我国保税港区与自由港的异同

4 洋山保税港区

4.1 洋山保税港区概述

4.2 洋山保税港区转型为自由港

5 洋山保税港区目前存在的问题

5.1 法律制度不健全

5.2 管理体制相对落后

5.3 监管理念落实不到位

5.4 集疏运体系结构不合理

5.5 航运服务发展缓慢

6 洋山保税港区转型为自由港的关键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6.1 健全洋山保税港法律制度

6.2 建立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机制,改革保税港区管理机制

6.3 建立“单一窗口”制度,提高洋山口岸通关效率

6.4 实施两步申报,创新海关监管模式

6.5 大力发展集装箱国际中转,提高国际中转比例

6.6 发展水水中转和海铁联运,优化集疏运体系

6.7 加快发展航运服务业

7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保税港区是经国务院批准、具有口岸、物流、加工等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是目前我国开放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的特殊区域。实行“国外货物进港保税、国内货物进港退税”的税收政策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自由”的监管模式,是我国实行自由港战略的试验区。
  洋山保税港区是我国成立的第一家保税港区,被称为“国际航运综合试验区”,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核心工程。封关运作以来,国际航线逐渐汇聚,集装箱吞吐量逐年递增,2011年突破了千万大关,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区港一体化发展,但仍然停留在保税上,其性质仍然只是海关的特殊监管区域,与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港区相去甚远。例如,仅税收政策处于关外,尚未实现真正的“境内关外”;一线实行备案管理,尚未真正落实“一线放开”;法律制度不健全、管理体制落后、海关实际监管不到位,航运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等。
  本文针对洋山保税港区目前存在的问题,借鉴世界著名自由港的建设经验,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洋山保税港区转型为自由港的具体建议:推动出台国家层面的保税港区法律法规,完善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税港区管理暂行办法》;建立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体制,完善保税港区管理体制;发展集装箱国际中转,提高国际中转比例;优化集疏运体系,发展水水中转和海铁联运;建立单一窗口制度,提高洋山口岸通关效率;实施两步申报,创新海关监管方式;发展航运服务业,加快推进启运港退税试点、发展离岸金融、实行第二船籍登记制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