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6h】

论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源头的探析

1.2.2 对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内涵的理解

1.2.3 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旨趣的研究

1.2.4 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发展的分期研究

1.2.5 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之“源”与“流”的比较研究

1.2.6 研究现状评析

1.3 论文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论文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马克思语境中的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批判

2.1 “意识形态”概念的诞生史

2.2.1 特拉西与“意识形态”概念的创制

2.1.2 拿破仑对“意识形态家”的批判

2.1.3 黑格尔与精神异化

2.1.4 费尔巴哈与宗教异化

2.2 马克思对“意识形态”概念内涵的界定

2.2.1 作为“虚假意识”的意识形态

2.2.2 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

2.3 意识形态批判与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

2.3.1 意识形态批判构成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显性逻辑

2.3.2 意识形态批判开启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建构历程

3 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逻辑进程及其理论成果

3.1 马克思意识形态“准”批判时期

3.1.1 意识形态“准”批判时期的阶段定位

3.1.2 意识形态“准”批判时期的理论成果

3.2 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形成时期

3.2.1 意识形态批判形成时期的阶段定位

3.2.2 意识形态批判形成时期的理论成果

3.3 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深化时期

3.3.1 意识形态批判深化时期的阶段定位

3.3.2 意识形态批判深化时期的理论成果

4 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特点及其当代启示

4.1 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特点

4.1.1 批判指向的转变:从批判意识形态转向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现实

4.1.2 批判方法的转变:从人本学唯物主义转向实践辩证法

4.1.3 批判立场的转变:从意识形态批判转向意识形态革命

4.2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对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启示

4.2.1 注重意识形态的批判性与建构性的辩证统一

4.2.2 注重意识形态的主导性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

4.2.3 注重意识形态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辩证统一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展开▼

摘要

“意识形态”作为人类思想史的一个方面,总是随着社会形态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这既在意识形态自身的结构变化中得到充分体现,也在社会发展中得到实践的印证,更是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内在思想逻辑。以“批判”为基本立场,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深入探讨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是本篇论文的主线。
  从理论层面而言,论文首先详细论证了马克思语境中的“意识形态”概念与“虚假意识”、“观念的上层建筑”以及“拜物教”等的关系,并将“意识形态”界定为:与一定的经济基础以及竖立其上的法律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相适应的,反映特定阶级或集团的利益与要求的,以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等形式表现出来的观念体系。同时,论文以“批判”为显性逻辑,沿着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形成过程,梳理了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形成脉络,进一步论证了马克思语境中的意识形态概念内涵,并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历程大体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意识形态“准”批判时期、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到《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的意识形态批判形成时期以及从《资本论》手稿群到晚年《人类学笔记》的意识形态批判深化时期。
  从实践层面而言,论文借由对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历程的梳理,总结出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在批判指向、批判方法和批判立场上的三大转向,即:在批判指向上表现为从批判意识形态转向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在批判方法上表现为从人本学唯物主义转向实践辩证法,在批判立场上表现为从意识形态批判转向意识形态革命。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三大转向对我国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性与建构性、主导性与多样性以及理论性与实践性等关系问题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