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上海大学生智能手机的使用行为研究
【6h】

上海大学生智能手机的使用行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与述评

1.3 研究问题和意义

1.4 研究对象的界定

1.5 论文研究内容和结构

1.6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综述与研究思路

2. 1 相关概念

2. 2 理论框架

2.3 研究思路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问卷调查

3.2 深度访谈

第四章 大学生对于智能手机使用行为的基本情况分析

4.1 大学生对于智能手机的使用行为基本状况描述

4.2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主要需求情况分析

5.1 大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主要需求

5.2 大学生使用智能手机以满足其需求的程度

第六章 大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满足形态与认知分析

6.1 智能手机的满足形态分析

6.2 大学生对智能手机的认知分析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局限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局限

7.3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随着技术的迅猛发展,最初以语音通讯为目的的手机到如今已是集上网、游戏休闲等诸多功能于一身的智能手机。放眼望去,各种场合都能看见使用手机的人群。手机已像空气一样弥漫在我们的周围,地铁里、人行道上等无处不是盯着手机并不停地滑动手指的“手机人”。从传统手机向智能手机的转变,使得用户对它的使用与满足形态产生了许多新的特点。
  基于上海大学生使用智能手机情况的调查数据,运用传播学使用与满足理论、社会建构论等理论进行分析研究。本文依据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基本研究思路,通过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获取第一手资料,描述上海大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基本行为情况,并且阐述上海大学生在使用智能手机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使用需求。在此基础上,结合访谈内容,总结归纳出大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六种满足形态,即心绪转换效用、人际关系效用、环境监测效用、自我实现效用、工具利用效用和成本收益效用。鉴于智能手机的独特之处,满足形态在内容上有所扩展和延伸。但同时发现,与传统媒体相比,这种独特性也使得大学生在使用智能手机过程中,自我确认效用满足形态的缺失。
  通过研究大学生对智能手机的使用行为发现,手机的通讯功能正在被淡化,而它的附属功能却成了关注的焦点。此外,通过研究也发现,受访大学生由于对智能手机过度依赖而导致了负面效应。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将是笔者进一步思考的课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