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非金融业上市企业持有金融资产规模影响因素探究
【6h】

非金融业上市企业持有金融资产规模影响因素探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研究内容

3研究意义

4 创新之处

5 文献综述

6 文章结构安排

第二章 资本市场重大事件回顾

1 资本市场大事列表

2 证券市场开端

3 对上市公司炒股行为的态度

4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

5 “国九条”发布

6 新企业会计准则

第三章 研究设计

1 研究假设

2模型设计

3 数据回归系数方向预测

4数据选取

第四章 数据分析结果

1描述性统计

2 金融资产规模的变化图

3相关性分析

4 数据回归结果

5 稳健性检验

第五章 结论

1研究结果

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的论文

声明

展开▼

摘要

一般而言,在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可以分为两类: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然而在中国,还有第三类投资者存在,那就是上市公司自己。金融业上市公司主业就是进行金融类投资,但是非金融业上市公司应当作为资本市场上资金的获得者,从资本市场融资,以进行实体经济上的投资。但是现在,上市公司将资金投入资本市场,期望短期谋求高额利润。此举受到国内国际关注。
  然而学术界对上市公司金融投资行为的关注却远远不够。这部分是因为上市公司大规模进行证券投资,乃至于荒废主业的情况在成熟的资本市场上极为少见。也有部分是因为目前没有关于如何计量企业金融资产规模的一致意见,金融资产规模的难以计量导致这方面研究难以进行。
  笔者依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对金融资产和经营资产进行界定的指导意见,参考新旧企业会计准则,计算上市公司的金融资产规模,并且创造性同时使用金融资产的相对规模和绝对规模作为研究对象,探求影响非金融业上市公司金融资产持有规模的因素。
  研究有如下发现:
  经营活动状况较好的企业倾向于持有较少的金融资产,这说明企业并非盲目热衷资本投资,而是因为实体经济状况不佳才不得不转向金融投资。有国有背景的上市公司持有较少的金融资产,这是因为国有企业需要通过扩张经营活动规模来完成政治上的任务,同时国有企业的管理层也较为厌恶风险。
  上市公司投资金融资产的能力受到内部和外部融资约束的双重影响。企业盈利状况越好,金融投资规模越大。企业资产负债率越高,金融投
  资规模越小。
  市场对上市公司通过金融投资获取的盈利并不认可,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与其金融资产规模显著负相关。这可能是因为这些金融投资偏离主营业务,甚至与主营业务毫无关系,而且颇具风险。企业过多金融投资有损害其主业发展的风险。
  宏观变量会影响到上市公司的金融投资。基准利率与金融资产规模显著负相关。此外,宏观流动性水平越高,企业金融资产规模越大。资本市场越繁荣,企业所持金融资产规模也越大。这就是说,宏观变量通过影响融资约束和金融资产收益率来影响企业所持金融资产规模。
  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才能促使上市公司回归生产经营活动。单纯地通过法度约束金融投资行为不能有效解决问题。
  修改现在的会计准则,不再设立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这一及其容易被用作盈余管理的科目,对委托理财和委托贷款的资产划分做出明确规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