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肠镜相关胰腺炎并发症及小肠镜活检病理定性诊断的临床价值研究
【6h】

小肠镜相关胰腺炎并发症及小肠镜活检病理定性诊断的临床价值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小肠镜检查相关胰腺炎并发症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 果

3 讨 论

第二部分 小肠镜活检病理定性诊断的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2 结 果

3 讨 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小肠镜检查与胰腺炎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发明专利

展开▼

摘要

背景:小肠镜之所以在临床广泛应用是其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作用赢得内镜医生所认可,因其具活检及治疗功能而有别于胶囊内镜成为其独特优势,病理结果被认为是某些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但小肠镜并发症及安全性依然处于临床实践评估中。
  目的:评估小肠镜与胰腺炎并发症及高淀粉酶血症的相关性及小肠镜活检病理在小肠疾病定性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方法1:分别收集本内镜中心2011年9月至2012年12月间某一特定时间段内连续入组的接受双气囊小肠镜或单气囊小肠镜的患者资料并对其进行前瞻性研究。记录患者检查指征,进镜深度、操作时间。检测患者小肠镜检查前0小时及检查后2、6、24小时血清淀粉酶和术前0小时及术后24小时血液CRP。术后对患者进行腹痛评估。
  方法2:收集2004年4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内镜中心行小肠镜检查并进行组织活检的患者资料。统计分析不同疾病活检病理的定性诊断率及与活检标本块数间有无差异。
  结果:
  结果1:共56例患者(男33例,女23例,平均年龄45.7+14.2岁(范围18-75岁))纳入本研究。将双气囊(25例)或单气囊(31例)小肠镜检查的患者根据临床需要分为经口组(单气囊:19例;双气囊:15例)和经肛组(单气囊:12例;双气囊:10例)。其中1例经口单气囊小肠镜检查后确诊为急性胰腺炎;56例小肠镜检查后血清淀粉酶较术前不同程度升高,术后6小时血清淀粉酶达峰值,其中25例(44.64%)确诊为高淀粉酶血症:单气囊经口组12例(63.16%),双气囊经口组11例(73.33%),单气囊经肛组2例(16.67%),双气囊经肛组0。单气囊经口组与经肛组(P:0.009)、双气囊经口组与经肛组(P:0.001)有统计学意义;单气囊经口组与双气囊经口组(P:0.914)无统计学差异。
  结果2:共367例患者纳入本研究,男242例,女125例,平均年龄40.26±16.65岁(14-80岁)。其中腹痛192例,消化道出血97例,腹泻34例,腹胀21例,呕吐8例,肛周脓肿9例,发热4例,腹部肿块2例。小肠镜活检病理总体定性诊断率28.2%。其中腺癌12例中7例确诊(58.3%);淋巴瘤11例6例确诊(54.5%);间质瘤21例中确诊4例(19.0%);克罗恩病203例中39例得到定性诊断(19.2%);憩室10例中4例胃黏膜异位阳性(40%);小肠息肉20例,活检病理确诊18例(90.0%)。不同疾病活检病理定性诊断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小肠镜活检块数:367例患者平均取活检3.11±0.91块。同种疾病活检平均块数(确诊vs不确诊):腺癌:(3.18±0.87)vs(3.33±0.52),P=0.705;淋巴瘤:(3.67±1.03)vs(3.33±1.03),P=1.000;间质瘤:(2.50±0.89)vs(2.83±0.71),P=0.264;憩室:(2.00±0.82) vs(2.83±0.75),P=0.135;克罗恩病:(2.96±1.06)vs(2.67±0.83),P=0.077;息肉:(2.20±0.88)vs(2.33±0.72),P=0.710。同种疾病的病理定性诊断率与平均活检块数无统计学差异。不同疾病活检确诊块数平均值之间也无统计学差异(P=0.085)。
  结论:
  结论1:小肠镜术后部分患者存在血清淀粉酶升高;经口小肠镜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显著高于经肛组;经口小肠镜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单气囊与双气囊之间无明显差异。
  结论2:小肠镜活检病理定性诊断率总体较低,不同疾病的活检病理定性诊断率有明显差异性,其中对息肉的确诊率较高,其次是腺癌和淋巴瘤。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