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对帕金森病认知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6h】

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对帕金森病认知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英文缩略词表

1绪论

2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PD组和对照组一般状况

3.2 PD组临床特征的评估

3.3 认知功能的评估

3.4 相关性分析

3.5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4 讨论

4.1 STN-DBS术对不同认知功能的影响

4.2 基底节与记忆

4.3认知功能影响的机制

5 结论

6 不足和改进

6.1 样本量小

6.2 缺少非手术PD组对照

6.3 随访时间相对较短。

参考文献

附录综述: 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对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影响及机制研究现状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随访丘脑底核(STN)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的帕金森病(PD)患者,观察STN-DBS术对其引起的认知功能变化,研究这些变化产生的相关因素及其发生机制,并进一步探讨基底节和记忆的关系。
  方法:
  应用统一PD评定量表第二、三部分(UPDRSⅡ&Ⅲ),改良H-Y分级,左旋多巴等效剂量(LED),以及系列神经心理学量表简易智能量表(MMSE)、韦氏记忆量表(WMS)、Nissen软件(SRTT)、残图命名(DPN)、词语流畅性(VF)和画钟测验(CDT)等方法和手段,分别于STN-DBS术前l周及术后12个月对20例PD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认知功能进行评估,以20例与之匹配的健康人作为PD正常对照。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卡方分析、秩和检验进行成组或配对检验,Spearman相关、多元线性回归或Logestic回归寻找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
  1. PD患者DBS术后无论“开期”还是“关期”日常生活能力(UPDRSⅡ)、运动功能(UPDRSⅢ)、病情(H-Y分级)较术前均有显著的改善(P<0.01),术后LED明显减低(P<0.01)。
  2. WMS测试中,术前PD患者记忆商(MQ)为(88.10±16.70),明显低于对照组(100.9±6.4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3.187,P<0.01),具体表现在顺数、记图、再认、再生、联想、理解上有较明显差异(P<0.01或P<0.05);将同类分测验的量表分叠加后得出的长时记忆和即时记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短时记忆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PD患者DBS手术前后的MQ及各项分测验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
  3. SRTT测试中,对平均反应时(Tavg)组间比较,对照组、术前PD组及术后PD组的Tavg分别为(1.09±0.32)秒、(1.58±0.83)秒、(1.62±0.83)秒,术前PD组较对照组的Tavg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2,P<0.05),术后PD组的Tavg较术前有增加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35,P=0.705);对3个组组内各小节间比较,PD患者手术前后各节Tav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前F=0.329,P=0.964;术后F=0.377,P=0.945);对照组内各节差异显示有较显著意义(F=2.316,P<0.05;对错误率比较,对照组、术前PD组及术后PD组的总错误率分别为(4.84±42.65)%、(9.76±15.2)%、(13.41±11.10)%,对照组同术前组无明显差异(t=1.388,P=0.173),同术后组有显著差异(t=3.225,P<0.01),术后组较术前组有增加趋势,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49,P=0.227);对于最长和最短反应时(Tmin),术前PD组较对照组的Tmin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88,P<0.05),术后PD组的Tmin较术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32,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0.656,P=0.515)。最长反应时各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4.对于MMSE和DPN测验,对照组、术前PD组和术后PD组3组间均未有统计学差异;对于VF测验,对照组和术前PD组比较有显著差异(Z=-2.927,P<0.01),术后VF较术前更为下降,且有较明显统计学差异(Z=-2.469,P=0.014);对于CDT,对照组和术前PD组比较有显著差异(Z=-2.762,P<0.01);而术后较术前有所提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65,P=0.03),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5.相关分析显示,PD患者的MQ与其教育年限、SRTT-Tavg、DPN、CDT成中度相关(|rs|=0.455~0.493,P<0.05);Tavg与同期所测的H-Y分级成高度正相关(rs=0.632,P<0.01),与CDT成高度负相关(rs=-0.631,P<0.01);与MQ、VF、UPDRSⅡ、UPDRSⅢ成中度相关(|rs|=0.460~0.582,P<0.05或P<0.01)。
  6.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病程VF呈线性相关(t=-2.26,P=0.036,R2=0.221);CDT行Logistic回归无筛选出危险因素。
  结论:
  STN-DBS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引起PD认知功能的改变:VF下降,视空间功能和注意力改善,内隐记忆和执行功能下降可能等。病程与VF变化率呈线性负相关,病程越长,VF下降越明显。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可能不完全分离,它们以基底节为依托存在着某种关联。STN-DBS术对PD认知功能产生影响的机制可能是手术微损伤、电流刺激、多巴胺浓度变化。对于术前认知功能正常或轻度障碍的PD病人,STN-DBS术引起的认知改变不会对其日常生活活动产生影响,从认知角度来讲是安全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