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ITI straumann非埋入式种植体6年临床回顾
【6h】

ITI straumann非埋入式种植体6年临床回顾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前言

绪论

口腔种植技术研究背景

文献回顾

糖尿病

种植体周围炎

研究方法

1.1病例来源

1 . 1 . 1病例采集

1.1.2种植病例选择

1.2材料和器械

1.3口腔种植手术全程步骤

1.3.1种植手术前常规检查

1.3.2 外科手术步骤

1.3.3修复治疗期

1.3.4复查

1.4种植体周围炎的治疗:

1.4.1机械治疗

1.4.2激光治疗

1.4.3药物治疗

1.4.4外科方法

1.4.5生物学方法

1.5种植手术成功临床标准

结果:

2.1患者基本情况及种植体数

2.2临床复查结果

2.3种植牙位

2.4种植修复失败

2.5患者满意度

讨论

3.1 成功率相关因素讨论:

3.1.1 ITI种植体的优点

3.1.2 较为完善的术前准备

3.1.3严格的手术流程

3.1.4完善的术后复查监督机制和复查内容

3.1.5对种植体周围炎的预防和危险因素的控制

3.2 种植体修复治疗前景建议

3.3 失败病例经验总结: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种植体周围炎的治疗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口腔种植系统出现在口腔医学领域已经50多年,自1965年Branemark设计推出的第一个口腔种植系统以来,发展至今已经多达一千余种。其适应症范围也因为技术更新和材料的改进而大大增加。ITI straumann种植系统也因为其优良的设计,较短的治疗周期,高度稳定的临床效果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成为国际上最高水平的种植系统之一。而口腔种植技术也从西方传入中国,逐渐在牙列修复技术领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方法:收集记录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种植中心自2007年3月至2012年12月约6年来的具有复诊记录的323例患者,554枚ITI非埋入式种植体的修复治疗的病例,研究和总结其手术结果。
  结果:共计患者男性196名,女性127名,共323名患者,植入554枚ITI straumann非埋入式种植体,其中30-45岁范围内患者占总数的44%。后牙区种植体数占总数约48.19%。期间拔出或脱落10枚,其中7名为种植体周围炎患者,复诊期间留存率为98.19%。
  结论:
  1.ITI straumann非埋入式种植体修复稳定性高,留存率为98.19%,失败主要集中在早期(12个月)内植入种植体的患者。患者满意度较高。
  2.患者男性居多,年龄集中在30-45岁范围内,种植体分布下颌后牙区最为集中。
  3.种植体修复的成功,跟严格的适应症把握,完善的术前检查,严格的手术步骤,和全面的复查及治疗,加强种植体周围炎的预防和治疗,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控制密切相关,也是成功的关键所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