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未注册驰名商标法律保护研究
【6h】

我国未注册驰名商标法律保护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未注册驰名商标的概念及成因

第一章 未注册驰名商标的权利来源

第一节 未注册驰名商标权利取得的学理依据

第二节 未注册驰名商标权利取得的法理依据

第二章 现有未注册驰名商标保护的法律体系

第一节 有关未注册驰名商标保护的国际公约

第二节 我国有关未注册驰名商标保护的法律体系

第三节 未注册驰名商标法律保护的要件

第四节 未注册驰名商标的认定

第五节 未注册驰名商标所有人的主要权利

第三章 当前未注册驰名商标法律保护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现行商标体制下未注册驰名商标法律保护的不足

第二节 我国当前未注册驰名商标法律保护不足的原因分析

第四章 加强我国未注册驰名商标法律保护的建议

第一节 加强未注册驰名商标法律保护的立法建议

第二节 加强未注册驰名商标法律保护的司法和执法建议

第三节 发挥现有法律体制的兜底保护作用

第四节 加强未注册驰名商标保护的其他建议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驰名商标是经营者品牌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驰名商标即意味着拥有巨大的无形资产。未注册驰名商标属于驰名商标的范畴,它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商业信誉,是经营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优势、把握主动的重要杠杆。
  2001年《商标法》在第13条第一款明确了对未注册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2013年8月30日通过的新《商标法》对未注册驰名商标法律保护做了进一步的规定,这是我国履行国际条约所规定义务的体现,也是对商标权注册取得制度的有益补充。但由于我国采用商标权注册取得原则,《商标法》保护的重点是注册商标。在当前商标法律体制下对未注册驰名商标的保护不够充分,未注册驰名商标仍然面临比较高的侵权风险。
  在如何加强对未注册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层面上,笔者以为应当首先在立足现有法律框架下寻求救济。若仍无法提供对未注册驰名商标的充分保护,才应发布司法解释或修改有关法律法规以更好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