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台湾《苹果日报》十年报道中的大陆形象研究
【6h】

台湾《苹果日报》十年报道中的大陆形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①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3 研究问题与方法

2 文献综述

2.1 概念解析

2.2 理论基础

2.3 研究现状

3 《苹果日报》大陆形象报道内容分析

3.1《苹果日报》大陆形象报道数量分析

3.2《苹果日报》大陆形象报道篇幅分析

3.3《苹果日报》大陆形象报道消息来源分析

3.4《苹果日报》大陆形象报道涉及地点分析

3.5《苹果日报》大陆形象报道议题类型分析

3.6《苹果日报》大陆形象报道行文态度分析

3.7《苹果日报》大陆形象报道新闻框架分析

3.8《苹果日报》大陆形象报道变量关系分析

3.9《苹果日报》大陆形象报道研究小结

4 研究结论与讨论

4.1 台湾主流报纸报道中的大陆形象图谱

4.2 台湾主流报纸报道中的大陆形象总结

5 研究不足与展望

5.1 研究不足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过去10年是两岸关系经历深刻转折和重大发展的10年,当前两岸之间的互动也越来越频繁和密切;在这个过程中,两岸都针对对方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基于大陆视角研究“对方怎么看我们”的却并不多见。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通过对照“对方眼中的我方形象”(最直观的即是媒体形象)进行审视,将有助于我们(民间)明确自己的角色和(官方)开展有针对性的传播。
  本研究主要使用内容分析法,以《苹果日报》为台湾主流报纸的代表,对其在2003-2012年这10年之间关于大陆的报道进行分析,探讨其关注的议题、基本的态度和常用的新闻框架,议题、态度和框架基础之上的大陆形象,及这样一个大陆形象背后的形成原因、启示意义和实践价值,以为两岸交流提供有益的知识。
  整体上,每年报道数量约1900篇;每篇报道约460字、4.8段;二手消息将近九成;涉及地点明显以经济发达地区为主;议题类型以文化、社会、民生等“软性”议题为主,“硬性”议题中政治比例最高、经济次之;行文态度中立近半,负面是正面3倍有余;具有情感化特点的冲突新闻框架和人情味新闻框架用得最多。
  在趋势上,《苹果日报》10年报道综合来看表现出3个阶段的变迁历程,并在报道数量、报道篇幅、消息来源、涉及地点、议题类型、行文态度和新闻框架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点。
  同时,不同议题的态度取向和框架使用也表现出较大的反差。如政治议题负面态度比例极高,文化议题则是唯一的正面态度比例高于负面态度的;又如政治议题最常使用冲突框架,文化、社会、民生等更常使用人情味框架。对变量关系的分析也显示,行文态度与新闻框架之间存在普遍联系。
  最后,本研究得出了以《苹果日报》为代表的台湾媒体在报道大陆新闻和建构大陆形象时凸显出来的3大核心特点,分别是台湾媒体“在互动过程中的多种角色”、“对软硬形象的相反解读”以及大陆一方“缺乏议程设置与框架输出”的现状。
  在建构大陆国家形象的实践中,大陆一方须结合这些特点进行针对性传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