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信息传播和控制感对全球温暖化成因判断的影响
【6h】

信息传播和控制感对全球温暖化成因判断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绪论

1.1研究的问题

1.1.1引言

1.1.2研究的意义

1.2控制感

1.2.1控制感概念

1.2.2控制感的功能

1.2.3控制感的影响因素以及反作用

1.3信息传播

1.3.1传播效果

1.3.2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

1.3.3信息内容

1.4控制感与传播效果

1.5全球变暖相关理论

1.6相关领域研究

1.7 研究意义

2.研究设计、假说与实验程序

2.1研究设计

2.1.1自变量

2.1.2因变量

2.1.3其他变量

2.2研究假说

2.3实验程序

2.3.1问卷

2.3.2量表

2.3.3测试

2.3.4研究工具及相关概念

3.研究发现

4.讨论

5.结论

6.政策意见

参考文献

注释(其他参考文献)

附录1 GSES量表

附录2人为因素问卷

附录3自然因素问卷

致谢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展开▼

摘要

最近几年,“史上最热夏天”经常会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而到了2013年,此项“记录”再一次被刷新。就以上海为例,单是7月份的高温日就高达24天,据上海发布(新浪微博)报道,上海2013年夏天最高气温达到过40.6摄氏度,在翻阅过去百余年的气象记录后发现,是有史以来最热的一天。在感受着热情的阳光的同时,人们不禁会抱怨“这天气到底是怎么了?”
  在这抱怨之下存在着的本质问题其实是“全球变暖”。人们不断地讨论着全球变暖是否真的存在,而又是否真的在存在着恶化的情况;与此同时,到底是温室气体加剧还是太阳运作周期使得天气变得让人如此煎熬也成为一种聚焦。
  事实上,在学界全球变暖虽然是普遍公认的一件事情,但是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显现慢慢发展并没有定论,而《环境学导论》上,则将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都列举了上来,人为因素如:植被遭到破坏、温室气体排放等;自然因素如:太阳活动周期等[1]。在这背景下面,新闻报道对于全球变暖这个问题也是众说纷纭。那么,作为受众,在面对环境新闻的传播的时候是怎么做出自身的判定,他们赞同哪一方的观点,是什么因素导致了他们对于此类问题世界观的建立,成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讨论话题。
  此项研究将不仅包括新闻学、传播学,还将包括心理学、环境学等学科,据笔者了解,环境学与新闻传播学的融合,始于19世纪的资源保护运动,是在美国兴起的,并且在上世纪的60年代最终走向成熟。此次研究将使心理学和环境传播学再融合,成为更细化的一部分。
  研究将使用问卷调查方法,运用单面论据的信息文本、控制感量与原因判定的关系,来考察控制感、信息内容等因素,对于全球变暖相关问题理解的影响。研究发现:信息内容的不同以及个人控制感高低会影响对于全球变暖成因的判定。主要表现为:(1)控制感高的被测者认为全球变暖的原因是人为因素,而控制感低的被测者则认为是自然因素;(2)阅读自然因素导致全球变暖的被测认为是自然因素,而阅读人为因素导致全球变暖的被测者则认为是人为因素;(3)在控制感-信息类型交叉因素中,控制感对于信息判定的重要性高于信息类型。实验证明,控制感作为人心理的杠杆,在面对全球变暖成因这样的存在争论的科技信息,存在了比较明显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