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的轿车车身侧面造型研究
【6h】

基于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的轿车车身侧面造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和动机

1.2国内外关于汽车造型领域的研究现状

1.3汽车造型研究方法论现状

1.4本研究运用到的方法论

1.5本研究内容和框架

第二章 汽车造型风格认知

2.1汽车造型

2.2设计师与非设计师对汽车侧视图认知差异

2.3汽车车身侧视图造型意象研究

2.4代表车型样品感性评价

第三章 轿车车身侧面造型中动力与表现性研究

3.1轿车车身侧面造型中的动力与表现性

3.2轿车车身侧面造型中的平衡与表现性

3.3中心与离心

3.4汽车车身侧面造型中的简化与表现性

3.5视知觉形式动力的三种式样

3.6轿车车身侧面动力表现性调研

3.7轿车车身侧面动力的表现手法

第四章 不同意象的车身造型形式动力分析

4.1研究步骤

4.2形式动力表现图谱

4.3研究结论

4.4感性意象与造型中形式动力的关系

第五章 汽车造型中动力表现性的实践探求

5.1设计方法

5.2设计目标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随着人们对汽车造型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诉求的逐渐提升,对这些诉求的满足将成为影响汽车销售市场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今,汽车外观造型却显得有些盲目,太过注重外在的形式,只是追求标新立异,却没有将设计中饱含的情感表达出来,因此无法引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作为汽车前期造型设计师,最重要的就是通过概念草图表达设计对象的整体姿态和动势。形式动力理论是阿恩海姆视知觉理论的核心,它为我们揭示了人们通过形式中包含的“动力”来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汽车设计师只有了解到这些规律才能设计出满足人们喜好的汽车造型。
  本研究首先运用“感性工学”的方法对汽车造型风格和90后年轻消费者对汽车造型意象的认知空间进行了研究,构建了六组消费者对汽车车身侧面造型意象认知空间。其次以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为核心,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合实验结果,总结出六种影响动力强弱的方法:(1)轿车车身侧面造型的比例,(2)楔形及其变形,(3)有机变形,(4)视觉元素的引力,(5)“未完成”设计,(6)视觉中心后移。最后,本文以轿车车身侧面造型中的主要特征元素为试验对象,总结了这六种手法在轿车车身侧面造型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得出一定规律性的结论。在本文的最后阶段,运用得到的结论进行了改良设计,验证了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在汽车造型设计中运用的可行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