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防脱带子纱的研究与开发
【6h】

防脱带子纱的研究与开发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绪论

1.1花式纱线在纺织发展中的作用

1.2带子纱的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研究思路和方法

2小针筒钩编机和普通带子纱生产方法

2.1花式纱线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2.1.1花式纱线概述

2.1.2花式纱线的种类

2.1.3花式纱线的特性

2.1.4国内外花式纱发展现状及趋势

2.2花式纱线生产设备的现状

2.2.1国内外花式纱线生产设备的发展

2.2.2生产设备向多功能型发展

2.3小针筒式钩编机简介

2.3.1外转式小针筒

2.3.2内转式小针筒

2.4带子纱的生产方法

2.4.1考虑因素

2.4.2实验机台的调节

2.4.3带子纱的生产方法

3新型导纱钩的研发

3.1研究思路

3.2研究方法

3.3新型导纱钩的研发

3.3.1数学模型的建立

3.3.2数学模型的求解

3.3.3模型的验证

3.3.3数学模型与实验结果的比较

3.3.4新型导纱钩的设计与制作

4防脱带子纱的研发

4.1 2G防脱带子纱的研发

4.1.1原料选择

4.1.2纺纱工艺的设计

4.1.3两种带子纱的比较

4.1.4影响纺纱质量的因素分析

4.1.5两种带子纱的测试

4.1.6织物产品设计

4.2 3G防脱带子纱的研发

4.2.1原料选择

4.2.2纺纱工艺的设计

4.2.3两种带子纱的比较

4.2.4纺纱过程需要注意的问题

4.2.5两种带子纱的测试

4.2.6针织服装的设计

4.3 4G防脱带子纱的研发

4.3.1原料选择

4.3.2纺纱的工艺设计

4.3.3两种带子纱的比较

4.3.4影响纺纱质量的因素分析

4.3.5两种带子纱的测试

4.4 6G防脱带子纱的研发

4.4.1原料选择

4.4.2纺纱的工艺设计

4.4.3两种带子纱的比较

4.4.4纺纱过程需要注意的问题

4.4.5两种蓝色带子纱的测试

4.5延伸产品的开发

5结束语

5.1本课题的结论

5.2课题的技术难点及创新点

5.3本课题的推广应用

5.4本课题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小针筒生产的带子纱是一种常见的花式纱线,由于其生产工序短,产量高,且手感柔软,丰满,保暖性好,所以市场对其需求与日俱增;用带子纱做成的面料和服装纹理清晰、粗犷、手感佳,悬垂性好,在花式纱线产品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并且很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但是,普通带子纱有一个缺点:容易脱圈,用在剑杆织机上织造时出现了纬纱交接不可靠的问题:接纬剑和送纬剑在交接时接纬剑有时钩不到整根带子纱而只能钩到某个线圈,致使带子纱脱圈造成布边缺纬现象,且织造不能适应高速,给工厂生产造成一定的浪费和质量问题。本文正是针对普通带子纱的这个缺点,从带子纱的成圈原理出发,研究其脱圈的原因,然后根据小针筒的结构特征和工作原理研发新型导纱钩,最后利用新型导纱钩开发防脱带子纱。 首先用数值方法从理论上找出合理纺纱区域。从带子纱的成圈原理(编结法成圈原理)出发,找出其脱圈的原因-普通带子纱是由一根纱线纺制而成,其结构是圈与圈的相互串套,圈与圈之间没有互相的约束与控制。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创造性地提出了新加一根纱线与原纱线一起纺制带子纱的想法,条件是两根纱线要建立互相约束与控制的关系;并且从小针筒自身结构出发,结合成圈原理和织针的结构总结出了适合小针筒的垫纱条件;结合小针筒的结构特征和工作原理以及垫纱条件等因素,将原导纱钩和新导纱钩合为一体,建立了新型导纱钩的数学模型;编写相应的程序,通过运行程序在模型上求解出纺制防脱带子纱的合理纺纱区域。 其次用实验的方法求得纺制防脱带子纱的合理纺纱区域,并与数值方法求得的结果作比较。基于理论研究求得的数学模型、搜索曲面和程序运行结果得到的离散的点,本实验选用了铝板筛网作为模型的材料,并将导纱钩的雏形设计为圆柱形滚筒状;将加工好的圆柱形滚筒固定在小针筒上,并在滚筒上确定原导纱钩的导纱孔的位置,然后将滚筒上的每一个孔作为实验对象进行试纺,在滚筒上分别找出纺制不同针数的防脱带子纱的纺纱区域;将这些纺纱区域与通过数值方法得到的纺纱区域作比较,最后选择最可靠的纺纱区域,设计出最终的新型导纱钩;用新型导纱钩进行试生产,针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对其进行优化和完善。 结合原料特性,设备状态等因素制定出合理的纺纱工艺,利用新型导纱钩开发2G、3G、4G和6G防脱带子纱,总结出了纺制不同原料、不同针数的防脱带子纱时应考虑的因素和注意的问题;同时纺制了普通带子纱,并将相应针数的防脱带子纱和普通带子纱的外观、脱圈性、拉伸性能等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证明防脱带子纱优于普通带子纱;另外,本课题还将开发出的新型带子纱与其他花式纱线搭配设计开发了几款针织服装。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