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低剂量全脑CT灌注成像的可行性及其在缺血性脑病治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
【6h】

低剂量全脑CT灌注成像的可行性及其在缺血性脑病治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低剂量全脑CT灌注成像评价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可行性分析

引言

材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二、扫描方案

三、图像后处理分析

四、有效辐射剂量(effective radiation dose,E)

五、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一、有效辐射剂量(E)比较

二、脑灌注参数及图像质量比较

讨论

小结

参 考 文 献

第二部分 低剂量全脑CT灌注成像在急性脑梗死治疗前后疗效评估中的价值

引言

材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二、头颅CT平扫及低剂量全脑CTP扫描方案

三、图像后处理分析

四、有效辐射剂量(effective radiation dose,E)

五、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一、头颅CT平扫比较

二、低剂量全脑CTP比较

三、CTA比较

讨论

小结

参 考 文 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展开▼

摘要

第一部分低剂量全脑CT灌注成像评价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管电压、管电流条件下全脑CT灌注(CTP)扫描图像质量及灌注参数,探讨低剂量全脑CTP评价脑血流动力学改变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资料与方法:将我院2014年3月至10月间需要行头颅CTA检查患者中随机选取同意行全脑CTP检查患者150例进行分析研究,按不同管电压、管电流组合随机分为3组,A组80kV、120mAs,B组70kV、120mAs,C组70kV、100mAs。以全脑灌注基本正常或有一侧灌注正常为入组标准,记录三组的有效辐射剂量(E)及符合标准的病例数,在正常侧的尾状核、丘脑、额叶白质、颞叶白质、枕叶白质、顶叶白质、额叶皮质、颞叶皮质、枕叶皮质和顶叶皮质分别划定感兴趣区域(ROI),测量脑灌注参数(CBF、CBV、TTP、MTT)及图像质量信噪比(SNR),应用统计学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组间各脑灌注参数及SNR之间的差异。
  结果:三组全脑CTP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A组2.6334mSv,B组1.6464mSv,C组1.3797mSv,B组较A组有效辐射剂量降低37.48%,C组较B组有效辐射剂量降低16.2%,C组较A组有效辐射剂量降低47.61%。三组各ROI测得的脑灌注参数CBF、CBV、TTP、MTT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各脑灌注参数间两两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测得的大脑中动脉起始段SNR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
  结论:用70kV、100mAs行全脑CTP,能显著降低有效辐射剂量,同时脑灌注参数及图像质量没有发生显著变化。
  第二部分低剂量全脑CT灌注成像在急性脑梗死治疗前后疗效评估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行70kV、100mAs低剂量全脑CT灌注成像(CTP)在急性脑梗死治疗前后疗效评估中的价值。
  资料与方法:选取本院23例发病时间小于24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常规头颅CT平扫及低剂量全脑CTP检查,其中7例行急诊静脉溶栓治疗,16例行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抗凝、降纤、神经保护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后7~10天用相同扫描方案复查头颅CT平扫及低剂量全脑CTP。对治疗前后病变区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达峰时间(rTTP)和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治疗前23例患者中有11例首次头颅CT平扫未发现明显异常,12例发现早期脑梗死低密度灶。急诊低剂量全脑CTP均发现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异常低灌注区,表现为缺血中央区局部CBF、CBV明显降低,TTP、MTT明显延迟或无限延长,缺血边缘区局部CBF降低,CBV轻度降低、正常或轻度增加,TTP、MTT延长。CTA发现19例存在血管狭窄病变,4例血管未见异常。治疗后7~10复查头颅CT平扫均显示脑梗死低密度灶,低剂量全脑CTP显示21例患者低灌注区范围较治疗前缩小,2例治疗后低灌注区范围扩大。CTA除2例未见明显改变外,其余17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后大多数患者脑灌注情况明显改善,缺血中央区rCBF、rCBV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边缘区rCBF、rTTP、rMTT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CB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低剂量全脑CTP在明显降低有效辐射剂量的同时,不仅能早期诊断急性脑梗死,而且能观察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为临床评估急性脑梗死治疗效果提供全面的影像学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