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G0S2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及其在二甲双胍治疗中的机制研究
【6h】

G0S2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及其在二甲双胍治疗中的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缩略词

第一部分 G0S2 在内质网应激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中的机制研究

一、前言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仪器设备

2.2 主要试剂的配置

2.3实验动物及处理

2.4 人体脂肪肝标本检测

2.5 HepG2细胞的培养和处理

2.6 质粒的构建

2.7 质粒的转化和抽提

2.8 293 T细胞的培养和处理

2.9 双荧光酶报告基因检测内质网应激对G0S2的表达调控

2.10 双荧光酶报告基因检测ATF4对G0S2的表达调控

2.11 总RNA的提取及反转录

2.12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2.13 蛋白的抽提

2.14 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

2.15 统计分析

三、结果

3.1脂肪肝与内质网应激、G0S2表达的关联性研究

3.2 内质网应激调控G0S2的表达

3.3 三条内质网应激通路对G0S2的表达调控

3.4 ATF4直接转录激活G0S2的表达

四、讨论

五、结论

第二部分 G0S2在二甲双胍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改善作用中的机制研究

一、前言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

2.1主要仪器设备

2.2主要试剂的配置

2.3 实验动物及饲养条件

2.4 细胞培养及处理

2.5 统计分析

三、实验结果

3.1 二甲双胍可显著改善 ob/ob小鼠肝脏中的脂肪代谢

3.2二甲双胍下调ob/ob小鼠肝脏中SREBP-1c和G0S2的表达

3.3 二甲双胍下调HepG2细胞中的SREBP-1c和G0S2的表达

3.4 AMPK信号通路参与G0S2的表达的调节

四、讨论

五、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本课题旨在探究G0S2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及其在二甲双胍治疗中的分子机制研究,探究G0S2在NAFLD发病中的机制关联,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方法:在高脂饮食诱导的脂肪肝模型和 ob/ob小鼠脂肪肝模型以及人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组织中检测了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和G0S2的表达水平,检测脂肪肝发生过程中是否存在内质网应激的激活和G0S2的表达上升。利用内质网应激的激动剂Tm和抑制剂TUDCA处理C57/BL小鼠和HepG2细胞检测内质网应激激活和抑制后G0S2的表达水平。利用转染ATF4s iRNA、ATF6s iRNA的HepG2细胞以及IRE1α肝脏特异性敲除小鼠肝原代细胞,检测三条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沉默或缺失后G0S2的表达水平。运用双荧光酶报告基因检测ATF4对G0S2启动子的转录调控作用并通过缺失突变定位G0S2启动子上的确切调控区。同时利用二甲双胍给药ob/ob小鼠,检测G0S2与二甲双胍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中的机制关联。
  结果:高脂饮食诱导的脂肪肝模型和 ob/ob小鼠脂肪肝模型以及人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组织中发现在脂肪肝发生过程中均存在内质网应激的激活和G0S2的表达上升,内质网应激PERK-eIF2α-ATF4信号通路介导G0S2的表达调控,转录因子ATF4直接结合G0S2启动子区域的“TTGCAT”核心序列并转录激活G0S2的表达。二甲双胍给药的ob/ob小鼠肝脏组织以及HepG2细胞中均伴有AMPK信号通路的激活和SREBP-1c、G0S2表达的下调,且Compound C可逆转AMPK信号通路激活后SREBP-1c和G0S2的下调
  结论:G0S2参与介导了内质网应激PERK-eIF2α-ATF4通路诱导下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此外G0S2可能介导二甲双胍激活下的AMPK-SREBP1c信号通路对NAFLD的改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