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商标抢注行为的恶意辨析与防范救济
【6h】

商标抢注行为的恶意辨析与防范救济

代理获取

目录

引言

第 一 章 商标恶意抢注行为的判定

一、两个典型恶意抢注案例及分析

(一)案例一: “金鼎轩”商标争议行政纠纷案

(二)案例二,“索爱”商标争议行政纠纷案。

二、商标恶意抢注行为的概念及几种主要类型

(一)商标恶意抢注行为的概念

(二)商标恶意抢注行为的主要类型

三、商标恶意抢注行为的基本特征与危害

(一)商标恶意抢注行为的基本特征

(二)商标恶意抢注行为的危害

第二章 商标恶意抢注行为的成因

一、制度诱因 - 商标注册申请在先原则

二、经济诱因 - 摄取利益的商业本性

三、心理诱因 - 对特定商标符号的精神依赖

四、违法成本低廉-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缺陷

第三章 商标抢注行为的恶意辨析

一、商标抢注行为恶意与善意区分的必要性

二、商标抢注行为恶意的界定的因素

(一)抢注者采用不正当手段

(二)先权利人已经使用

(三)抢注对象已有一定的影响

三、商标抢注行为恶意辨析的法理思考

第四章 商标恶意抢注的防范与法律救济

一、制止商标恶意抢注的目的和意义

二、制止商标恶意抢注的实体法律规范体系

三、防范与法律救济的程序选择

(一)商标权利保护双轨制——行政权与司法权选择

(二)行政程序与司法程序的衔接

四、防范与法律救济的思考

(一)加强经营者的商标风险防范意识,合理布局,防患于未燃。

(二)完善商标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准确适用法律,有效打击商标恶意抢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商标是商事主体用以区别商品或者服务来源的标记,也是其商誉的载体,是经营者重要的无形资产,故商标对商事主体的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战略地位毋庸置疑。
  国家制定商标法或加入保护知识产权的国际公约组织,建立商标注册管理制度,其根本目的就是为发挥商标的区分商品或服务来源的功能,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及消费者合法权益。然而,商标抢注现象却与商标注册取得制度相伴而生。
  虽然商标抢注行为有促进商事主体提高商标保护意识与积极申请商标注册的一面,也可能存在严重影响市场竞争秩序,损害商标权利人的合法权利的一面。故需对商标抢注行为剖析区分,既要鼓励商事主体依法积极申请注册新商标,建立商标战略体系,创建核心竞争品牌,也要严厉打击商标恶意抢注行为。这就需要对商标恶意抢注行为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只有明确什么是其构成要件,准确界定恶意行为,才能有效的打击遏制商标的恶意抢注,维护市场秩序正常运行。
  本文从商标恶意抢注司法实践中的两个典型案例分析出发,引出问题,通过法律分析手段研究商标抢注行为的概念、类型、成因及恶意界定因素,探索对商标恶意抢注的防范与法律保护的途径,并提出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