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家庭血压监测在社区清晨高血压管理中的临床应用
【6h】

家庭血压监测在社区清晨高血压管理中的临床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缩略词表

绪论

第一部分 社区高血压患者家庭血压纸质记录和电子导出记录的一致性及其影响因素

引言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1.2血压测量及数据收集

1.3诊断标准和定义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人群的基本特征

2.2一致性及符合率分析

2.3测量天数与次数分析

2.4家庭血压平均值及高血压控制情况

2.5家庭血压纸质记录和电子导出记录符合率的影响因素

3 讨论

第二部分 社区高血压患者中清晨高血压的患病率及临床特征研究

引言

1 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1.2 血压测量及数据收集

1.3诊断标准和定义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人群的基本特征

2.2 清晨高血压的患病情况

2.3 不同降压药物对清晨高血压患病的影响

2.4 清晨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

2.5 清晨高血压与家庭血压变异、心率变异的关系

2.6 清晨高血压与肾脏损伤的关系

3 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第一部分社区高血压患者家庭血压纸质记录和电子导出记录的一致性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研究社区高血压患者是否能准确可靠地记录及报告家庭自测血压值,以及影响纸质记录和电子导出记录一致性的因素。
  方法:邀请上海莘庄社区高血压患者,使用欧姆龙HEM-7080-IC电子血压计,在家中每天早晚2次,连续7天自测血压,并同时在日记本中记录每次测量的时间及血压数值。采用配对t检验及一致性检验等方法比较纸质记录与电子血压计导出记录之间的符合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符合率的影响因素。
  结果:1)103名患者(男性48.5%,平均年龄68.7岁)纸质记录的3788组血压读数中,3038组(80.2%)与导出值(共5830组)完全一致。患者纸质记录符合率的中位数为92.9%,42人(40.8%)纸质记录符合率<90%。2)93人(90.3%)导出记录多于纸质记录,5人(4.9%)纸质记录多于导出记录。导出记录显示有65人(63.1%)测量>7天,即使到监测第五天,仍有35人(34.0%)测量次数>6次。3)根据纸质记录比根据导出记录计算的家庭血压平均值略高(+3.3/1.8 mmHg,P=0.002),而血压控制率略低(-7.8%,P=0.02)。4)纸质记录的符合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高血压病程等因素没有相关性。
  结论:社区高血压患者记录的家庭自测血压数值存在报告偏倚。研究支持目前的指南建议,即最好选择有记忆功能的血压计进行家庭血压监测,利用血压计导出值进行家庭血压管理。
  第二部分社区高血压患者中清晨高血压的患病率及临床特征
  目的:探讨诊室血压控制正常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清晨高血压的患病率、临床特征及肾脏损伤情况。
  方法:从2014年6月到2015年8月,我们在上海市莘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邀请社区高血压管理档案中显示最近三次诊室血压已控制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参加研究。采用电子血压计(欧姆龙HEM-7080-IC)进行诊室和7天家庭血压测量,询问患者的用药情况、生活习惯、及既往病史等,并收集管理档案中近6个月的血尿生化数据。7天清晨血压平均值≥135/85mmHg定义为清晨高血压。采用方差和协方差分析方法比较清晨高血压及清晨血压正常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肾脏损伤情况。
  结果:1)709例参加者中(46.3%男性,平均年龄69.9岁),家庭血压监测诊断的清晨高血压的患病率为50.3%。患病率随年龄升高而上升,糖尿病患者比非糖尿病患者患病率高(57.2%vs47.7%;P=0.03)。2)清晨高血压患病风险与年龄(每1SD增加的比值比1.61;P<0.001)、诊室收缩压(每1SD增加的比值比2.58;P<0.001)独立相关;3)使用短效降压药物患者清晨高血压患病率高于使用长效降压药物者(64.9% vs.49.3%; P=0.01)。4)清晨高血压患者家庭逐日血压变异SD、ARV、MMD较清晨血压正常者大,调整了性别、年龄之后,差异仍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VIM及心率变异没有差别。4)与清晨血压正常者相比,清晨高血压患者肾小球滤过率较低(96.1 vs102.4 ml/min/1.73m2;P<0.01)。肾功能不全的患病率分别为6.9%和0.9%,两组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上海莘庄社区诊室血压已控制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清晨高血压的患病率约为50%。清晨高血压多表现在年龄较大、诊室收缩压较高、合并有糖尿病病史、服用短效降压药的患者。清晨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增大、肾脏损伤较严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