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异育银鲫上皮瘤病组织病理、病理生理及防控方法
【6h】

异育银鲫上皮瘤病组织病理、病理生理及防控方法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1 鱼类病毒性肿瘤

1.1 鱼类常见病毒性肿瘤病

1.2 病毒性肿瘤组织病理

1.3 病毒性肿瘤发病机理与传播方式

1.4 病毒性肿瘤防治

2 鱼类非特异性免疫

2.1 吞噬作用

2.2 体液免疫

2.3 影响鱼类非特异性免疫的因素

3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一章 异育银鲫上皮瘤组织病理变化

1 材料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上皮瘤显微组织病理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章 感染水霉后的上皮瘤组织病理变化

1 材料方法

1.1 材料来源

1.2 分离及培养基

1.3 石蜡切片取材

1.4 染色方法

2 结果

2.1 病鱼状况

2.2 水霉的生长特性

2.3 病理观察

讨论

第三章 患上皮瘤病异育银鲫部分免疫因子的变化

1.材料方法

1.1 实验异育银鲫

1.2 样品制备处理

1.3 酶活性测定方法

1.4 白细胞吞噬活性

1.5 数据统计

2.结果

2.1 白细胞吞噬活性的测定

2.2 患上皮瘤病异育银鲫各组织LSZ活性的变化

2.3 患上皮瘤病异育银鲫各组织SOD活性的变化

2.4 患上皮瘤病异育银鲫各组织AKP活性的变化

2.5 患上皮瘤病异育银鲫各组织ACP活性的变化

3 讨论

第四章 水质因子对上皮瘤病发生和发展的影响

1 材料方法

1.1 水样采集

1.2 测定的水质因子和方法

1.3 数据统计

2 结果

2.1 养殖水体的pH

2.2 养殖水体的NH3—Nt

2.3 养殖水体的NO2—N

2.4 养殖水体的NO3—N及三态氮在无机总氮中所占百分比

2.5 养殖水体的COD

2.6 养殖水体的SRP

3 讨论

3.1 水质因子对异育银鲫免疫功能的影响

3.2 水质因子对异育银鲫上皮瘤病发生和发展的影响

第五章 综合性防控措施

1 材料方法

1.1 地点与池塘条件

1.2 鱼种放养

1.3 养殖池用水

1.4 投饵

1.5 养殖期药物预防

2 结果与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了患病后上皮瘤组织的病理变化以及感染水霉后上皮瘤组织的病理变化过程,并对患上皮瘤病后机体部分免疫因子和养殖池水质因子进行测定,最后综合病原、机体与环境等因素建立一种有效的防控方法。 10和11月份随着水温的降低,病毒感染鱼体以后,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异常增生,厚度显著增加,结缔组织和上皮细胞增生方向相反,增生的结缔组织中分布有大量的血管,伸入到上皮瘤细胞中形成乳头状瘤结构。12月份和1月份,上皮瘤细胞和结缔组织增生速度显著增快,更多层的上皮瘤细胞被结缔组织包裹形成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小叶状乳头状瘤结构,在上皮瘤增生过程中组织小叶中央出现大量团簇状粘液细胞,并有颗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于上皮瘤细胞之间。2月份和3月份,当水温回升以后,上皮瘤中表面粘液细胞显著增多,然后以全浆型分泌方式分泌,粘液细胞崩解破坏;粘液细胞分泌后引起临近上皮瘤细胞坏死,脱落;4月份,随着上皮瘤组织的变薄,消褪缓慢,上皮瘤各小叶之间的间隙出现大量色素沉着,外观上皮瘤为黑色,表面可见有坏死脱落的上皮瘤细胞,5月初鳞片上皮逐渐趋于正常上皮。 患病异育银鲫受到拉网、捕捞和小水域屯养后体表产生大量粘液,随着体表粘液物质的消失,体表变粗糙干燥,此时如果水体中有水霉菌丝或孢子,容易继发感染水霉菌。H~E染色结果显示:上皮瘤感染水霉以后,初期瘤细胞排列出现不规则现象,组织切片仅能观察到少量水霉菌丝,颗粒细胞增多、粘液细胞减少;随着水霉的扩增,部分上皮瘤细胞开始坏死,核消失,膜崩解,整个细胞破裂,而且可以看到大量的菌丝;最后上皮瘤组织紊乱、脱落。水霉可以趁机进一步侵入其他组织,夺取机体营养,鱼体最后瘦弱而死。 疾病发生后对机体的免疫能力有一定影响,文章研究了自然发病条件下异育银鲫患上皮瘤病后血液中白细胞吞噬活性的变化,并对上皮(瘤)、血浆、肝脏、肾脏以及脾脏中溶菌酶(LSZ)、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等酶的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白细胞吞噬活性以及各组织中LSZ活性患病鱼比健康鱼均显著性降低(P<0.05);AKP活性上皮(瘤)、血浆以及脾脏患病鱼比健康鱼显著性升高,而肝脏和肾脏显著性降低;ACP活性上皮(瘤)中先升高后下降,肝脏显著性下降,血浆、肾脏和脾脏显著性升高;SOD活性上皮(瘤)和血浆中显著性下降,肝脏和肾脏中先显著性升高后下降,脾脏显著性升高。异育银鲫患上皮瘤病后血液白细胞吞噬活性以及各组织免疫相关酶类活性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患病初期机体免疫力出现暂时性增强,后期免疫功能下降。 生物引起的鱼类疾病是由于病原、鱼机体和水环境因子相互间共同作用的结果,水环境因子是有利于还是不利于病原的生长繁殖和鱼机体免疫功能的增强在疾病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有效的预防上皮瘤病的发生,在上皮瘤病流行季节,每月下旬对异育银鲫上皮瘤病发病较为严重的裕安淡水养殖场的37个养殖池水质进行测定分析,其中20个养殖池为发病池,17个养殖池为未发病池。水质测定结果表明除2007年9月份发病池NO3-N与未发病池有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它月份发病池与未发病池中的pH、NH3-Nt、NH3-Nm、NO2-N、NO3-N、COD和SRP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NH3-Nm、NO2-N和SRP偏高的协同作用可以对鱼体免疫功能造成损伤,增加异育银鲫对疾病的易感性,在病毒病原存在的条件下可促进该病的发生和发展。 根据异育银鲫上皮瘤病流行规律和病毒性疾病的特点,防控该病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是预防为主。对该病主要采取杀灭和抑制病毒病原,切断病毒传播途径,同时提高异育银鲫抗该病的能力和改善水质等综合性措施,达到控制该病发生和发展的目的。鱼种购自未出现该病的鱼种场,下塘前,用2ppm聚维酮碘粉(Povidonum-iodum,PVP-Ⅰ)进行药浴15-20min,严格控制传染源。日常管理中要注意经常换水以及延长增氧机开机时间,减少水体中NH3-Nm、NO2-N和SRP对鱼体免疫功能的损伤;疾病流行前期用聚维酮碘进行全池泼洒,杀灭水体及鱼体表可能携带的病毒;患上皮瘤病死亡的病鱼应集中处理销毁,深埋处理,在覆盖土前应在病鱼上撒些石灰、漂白粉等氯制剂进行消毒,这样可以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有效预防疾病的进一步蔓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