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早熟与正常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性腺发育、生化组分及抗氧化能力的比较
【6h】

早熟与正常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性腺发育、生化组分及抗氧化能力的比较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第一章 早熟与正常雌性中华绒螯蟹卵巢发育规律的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养殖

1.2 取样时间及解剖

1.3 组织学观察

1.4 数据分析

2.结果

2.1 早熟与正常中华绒螯蟹卵巢指数GSI变化差异

2.2 早熟与正常中华绒螯蟹各期卵巢组织学观察的差异

3.讨论

3.1 早熟与正常中华绒螯蟹卵巢发育规律的差异

3.2 早熟与正常中华绒螯蟹卵巢组织学的差异

图版1说明

第二章 早熟与正常中华绒螯蟹卵巢抗氧化能力的差异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及药品

1.1 匀浆粗提液中蛋白含量测定

1.2 卵巢SOD、MDA及T—AOC的测定

1.4 数据分析

2.实验结果

2.1 早熟蟹与正常蟹超氧化歧化酶SOD活力的分析

2.2 早熟蟹与正常蟹总抗氧化能力T—AOC活力的分析

2.3 早熟蟹与正常蟹丙二醛MDA含量的分析

3.讨论

第三章早熟与正常中华绒螯蟹精子形态、顶体酶活力及抗氧化能力的差异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的养殖

1.2 组织学观察

1.3 精子涂片的制备及密度的计数

1.4 顶体酶活力的检测

1.5 抗氧化能力的检测

1.6 数据分析

2.结果

2.1 早熟与正常中华绒螯蟹精巢和输精管精荚内精子的观察

2.2 早熟与正常中华绒螯蟹精子形态、密度、成活力及顶体酶活力差异

2.3 早熟与正常中华绒螯蟹精巢内SOD、T—AOC及MDA水平的差异

3.讨论

3.1 早熟与正常中华绒螯蟹性腺组织学结构的差异

3.2 早熟与正常中华绒螯蟹精子顶体酶活力的差异

3.3 早熟与正常中华绒螯蟹精巢抗氧化能力的差异

图版2说明

第四章 早熟与正常中华绒螯蟹生化成分及脂肪酸组成的差异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设计与管理

1.3 相关指数的测定

1.4 生化成分的分析

1.5 数据处理

2.结果

2.1 早熟雄蟹与成熟雄蟹精巢及肝胰腺生化成分的差异

2.2 早熟雄蟹与成熟雄蟹精巢脂肪酸组成的差异

2.3 早熟雄蟹与成熟雄蟹肝胰腺脂肪酸组成的差异

3.讨论

3.1 早熟雄蟹与成熟雄蟹肝胰腺生化成分和脂肪酸组成的比较

3.2 早熟雄蟹与成熟雄蟹精巢生化成分和脂肪酸组成的比较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实验方法)

展开▼

摘要

本实验共分为以下四大部分,运用组织切片技术、抗氧化能力指标测定、精子涂片法、顶体酶活力检测及生化成分测定等实验方法技术,分别对早熟与正常雌雄蟹的性腺进行以上指标的对比分析,判断两组蟹性腺(卵巢及精巢)发育以及成熟性腺较为重要的几项功能性指标是否存在差异性及差异性是否显著,相关实验结果如下: 1.早熟与正常雌性中华绒螯蟹卵巢发育规律的比较1)早熟蟹与正常蟹各期GSI均呈现出指数增长的趋势,各期间差异显著(P<0.05);但是不同发育间期增长幅度又有所不同,而且早熟蟹GSI始终要高于同期正常蟹。 2)早熟蟹卵巢发育同步性差于同期正常蟹。早熟与正常雌蟹生殖性能的差异性可能与性腺发育同步性有关。早熟蟹卵巢发育的速度过快导致性腺发育同步性较差,因此不能像正常蟹那样保证每次产卵量足够大。 3)和正常蟹相比,早熟蟹卵巢卵细胞明显呈现“小型化”趋势。 2.早熟与正常中华绒螯蟹卵巢抗氧化能力的差异1)早熟与正常中华绒螯蟹卵巢中蛋白含量变化存在差异性。两者相比,早熟蟹这种营养物质转移时间更早.速度更快,卵巢提早成熟。这从生化角度解释了早熟蟹与正常蟹GSI生长模型存在差异的原因。 2)早熟与正常中华绒螯蟹卵巢抗氧化能力存在差异性。无论是早熟还是正常河蟹,其卵巢发育早期,T-AOC均呈现出高活力,说明性腺发育初期T-AOC在清除代谢自由基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而到了性腺发育的中后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则发挥主导作用,区别在于早熟蟹与正常蟹SOD峰值出现时间有差别,河蟹卵巢内MDA含量与SOD活力呈现负相关的关系,并未发现其与T-AOC活力有相关性。 3.早熟与正常中华绒螯蟹精子形态、顶体酶活力及抗氧化能力的差异1)本研究发现,在同一时期(10-11月)且同一性腺指数(3.8%左右)下,早熟与正常中华绒螯蟹性腺结构呈现差异明显:早熟蟹精巢中的生精小管及输精管内的精荚横截面积均显著小于正常蟹;同时本研究还发现早熟中华绒螯蟹精子密度也小于正常蟹;早熟蟹生精细胞发育速度明显快于正常蟹;早熟雄蟹性腺组织学和各级精细胞大小与正常蟹相比,都趋于“小型化”。 2)早熟与正常中华绒螯蟹精巢抗氧化能力差异性明显。本研究对雄蟹精巢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进行测定后发现本研究发现,早熟蟹精巢中抗氧化能力(SOD和T-AOC)低于正常蟹,造成表观抗氧化能力低下的原因是其存在于机体内的分泌细胞分泌合成抗氧化酶类能力较弱。 3)早熟中华绒螯蟹精子顶体酶活力显著低于正常个体。本试验通过比较早熟蟹和正常蟹精子顶体酶活力发现,虽然早熟蟹与正常蟹精囊荚厚度基本没有差异,但其内部的精子顶体酶活力明显存在差异,早熟蟹明显低于正常蟹。通过校正密度和成活率,早熟蟹的顶体酶活力仍显著低于正常蟹。早熟蟹较低的顶体酶活力可能受其较低的精子密度和成活率影响,或与其性腺组织结构和性细胞小型化的发育有关。顶体酶活力低下可能是影响早熟蟹受精率的主要原因之一。 4.早熟与正常中华绒螯蟹精巢和肝胰腺中生化成分及脂肪酸组成的差异1)早熟蟹精巢内HUFA含量为(8.09±1.55)%,而成熟蟹达到(18.67±2.24)%,后者为前者的2.3倍之多,HUFA的缺乏可能是雄性中华绒螯蟹性腺早熟的原因之一:正常雄蟹精巢中AA含量是早熟蟹水平的3倍,进一步证实了早熟雄蟹生殖性能与正常蟹相比较差的观点;另外,早熟雄蟹性腺中C20:5n-3(EPA)含量也不到正常个体1/2的水平,C20:5n-3(EPA)是雄蟹性腺发育过程中,用于细胞膜和细胞器膜构建、精巢以及附属器官发育的最主要的高不饱和脂肪酸。 2)本研究中早熟蟹肝胰腺中脂肪含量显著低于正常蟹,而精巢中脂肪含量却显著高于正常蟹,这说明在肝胰腺与性腺脂类转运过程中,相对于正常蟹而言,早熟蟹将肝胰腺中更多的脂肪转运到精巢及其附属器官,促进并维持精巢组织过早成熟。早熟蟹和正常蟹肝胰腺中碳水化合物的差异性与精巢情况一致,早熟蟹肝胰腺中碳水化合物显著高于正常蟹,关于碳水化合物和雄性河蟹性腺发育的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