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脱氮菌的筛选及在凡纳滨对虾生物絮团养殖中的应用
【6h】

脱氮菌的筛选及在凡纳滨对虾生物絮团养殖中的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 中国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

2 生物絮团技术在养殖中的应用

2.1 零交换水系统养殖模式的建立

2.2 生物絮团技术的发展

2.3 养殖水体中氮的来源以及危害

2.4 生物絮团技术的原理

3 生物絮团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

4 生物絮团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前景

5 我国水产养殖病害现状

第二章 异养硝化细菌的筛选鉴定以及其去除无机氮能力的检测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菌株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菌株的筛选

2.2 细菌系统发育树的建立

2.3 安全性实验结果

2.4 细菌的生长曲线

讨论

第三章 两株细菌在凡纳滨对虾生物絮团养殖中的应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培养基

1.2 实验动物和菌株

1.3 实验分组

1.4 菌液和有机碳源的添加

1.5 养殖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氮测定

1.6 添加菌株的生物絮团养殖对凡纳滨对虾成活率的影响

2 实验结果

2.1 添加假交替单胞菌20131023A05后养殖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含量变化

2.2 添加溶藻弧菌20131023XS-1-3后养殖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含量变化

2.3 添加混合菌液养殖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氮含量变化

2.4 添加细菌各组之间养殖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氮含量变化

2.5 添加微生物对凡纳滨对虾成活率的影响

讨论

第四章 对副溶血弧菌具有拮抗作用细菌的筛选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和菌株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分析

2.1 抑菌效果

2.2 抑菌圈大小

2.3 细菌16SrDNA测序结果

2.4 安全性试验结果

2.5 拮抗养殖试验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高速发展,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对虾的水产养殖中往往采用高密度工厂化养殖方式。然而高密度工厂化的养殖模式伴随着很多问题,残饵、有机质以及有毒无机氮的积累造成养殖水体的污染,养殖动物经常得病死亡。生物絮团技术是通过向养殖水体添加有益微生物的方式,使其与水体中的有机质、原生动物、藻类等经生物絮凝作用结合形成絮状物。这些有益微生物既可以利用养殖动物的代谢产物和残余饵料,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又可以被养殖动物所摄食,提高饵料系数。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脱氮菌的筛选鉴定以及其去除无机氮能力的检测
  从养殖水体和虾肠中筛选分离出几株具有脱氮效果的菌株,通过脱氮对比实验筛选出两株脱氮能力较好的细菌,分别命名为20131023A05和20131023XS-1-3,经过16SrDNA测序分析,20131023A05属于假交替单胞菌属,20131023XS-1-3属于溶藻弧菌。在实验室条件下初步探讨细菌的生长情况、脱氮能力大小。研究结果显示:这两株菌主要具有去除氨态氮的能力,而对亚硝酸氮的去除不明显,在28℃、pH7.2,摇床转速150r/min时细菌20131023A05的对无机氮的去除能力达到49.9%,20131023XS-1-3对无机氮的去除能力达到41%。试验结果表明这两株菌具有高效的去除无机氮的能力,所以应用这两株菌在对虾生物絮团养殖中。
  2、两株脱氮菌在凡纳滨对虾生物絮团养殖中的应用
  单独将假交替单胞菌和溶藻弧菌以及两种细菌等量混合加入到养殖凡纳滨对虾的水体中,通过添加赤砂糖提供有机碳源并充分通气,生成生物絮团,并设置空白组等几个对照组,结果表明将这两株菌添加到养殖水体中,通过添加碳源以生物絮团模式养殖,可以有效降低养殖水体中氨氮含量,减少养殖水体中氨氮的污染。再以这两株菌为主形成的生物絮团养殖系统中,能够提高凡纳滨对虾的成活率。
  3、对副溶血弧菌具有拮抗作用细菌的筛选
  通过分离凡纳滨对虾养殖水体及凡纳滨对虾体内细菌,进行分离筛选出对实验室保存的副溶血弧菌20130629002S01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通过安全性养殖实验,证明菌株对养殖对虾没有致病性以及致死作用,通过滤纸片法进行验证菌株对副溶血弧菌具有拮抗作用,随着副溶血弧菌浓度的降低,抑菌圈的大小逐渐增大,筛选出来的五株菌中,菌株201310232-102的抑菌圈直径最大,抑菌效果最好,平板上副溶血弧菌达到时抑菌圈直径大小为1.57×103CFU/cm时抑菌圈直径为14.34±0.08mm,六株菌中,抑菌圈直径最小的是菌株20110727001-9。通过向对虾养殖水体中添加一定浓度的实验菌株,向日本对虾体内注射副溶血弧菌,与空白组进行对照验证添加的细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对虾对副溶血弧菌的作用效果,实验中空白组日本对虾成活率最低,各个加菌组日本对虾存活率都高于空白组,说明菌的添加提高了日本对虾的成活率,其中20131023A05、201310232-102两组的成活率最高,达到了50%,添加菌株20110727001-9组存活率在这几组中最低。向养殖水体中添加对副溶血弧菌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能够提高对虾对副溶血弧菌的抵抗能力,提高其成活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